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佛教說眾生平等
那為什麼
和尚可以還俗七次
尼姑卻只有一次機會
這樣算不算有男女不平等丫?

2005-04-15 18:58:08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4 個解答

有些人看到佛制男眾能七次出家,女眾卻只能一次出家,心中產生疑惑,認為佛教和世俗一樣,都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其實是對於佛法中的平等不了解。

  《增一阿含經》云:「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不管白種人、黑種人、國王、平民、男、女,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平等,所以都可以來出家,就像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這是立足點的真平等。但是出了家並不是就成了佛,還是要依據佛法的道理,在因地上精進用功,當煩惱漏盡,自然就成道證果,而且這個果位,不會因為男女差別而有所不同,這是因果上的平等。就像每個公民都有投票權,此權不因男女年紀有別,但並不是有投票權就好了,還必須真正去執行投票行為(因),才能發生效力,影響結果(果)。相反地,如果有投票權卻沒有去執行,就沒有任何效力。這就是因果法則。

  雖然一切眾生佛性平等,但是卻因為過去所造作的善惡業,召感此世的業報差異,例如生而為人,在智慧有聰明凡愚、長相亦有高低美醜、性別則男女有別,氣力也各不相同。所以佛陀度化眾生也需巧設方便、應機施教,使不同根器的眾生,聽聞最合適自己的法門,而能受用佛法的益處,次第悟入,成就佛道。如同現代的教育有小學、高中、大學;如果對小學程度的學生教導大學的課程就顯得艱深,對大學的學生教導小學的內容又太淺;所以要能應機施教,適才、適性,這也是佛陀教化眾生最慈悲的精神所在。

  佛法中有因人制宜的制度,其實是佛陀為了讓眾生能夠防非止惡、息滅煩惱,並方便不同根機弟子修行而慈悲制定的。例如女眾對家庭的依賴較重、情執也較深,所以佛陀特別針對女眾的習氣,規定只有一次出家機會,使女眾珍惜出家的因緣,能夠不再依賴家庭、放下情執安心辦道,這些規定並非負面,而是慈悲的教化。就像未滿二十歲者的心智狀況還不成熟,所以法律規定其不得投票,此規定並非歧視、不公平,而是基於保護全民福祉所設。

  由上可知,眾生因為自己過去所造善惡業不同,生而果報不平等,大醫王佛陀為了教化眾生,因人制宜訂定不同的制度,實在是一種應機施教的慈悲。

2005-04-15 19:16:4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眾生平等不是在外相上的平等,而是人人皆有之自性。生命本質上是相同的,但每個人所展現的方向卻可以不同的。

2005-04-18 15:48:0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佛說:眾生皆平等,是從眾生的"心性"上說的.
.世俗上的規範基本上只是一種原則問題,沒有絕對的對或錯.我覺得"佛陀"當時會這樣制定一定有他當時顧及的因素存在,
男眾和女眾在先天上就有差異這是問題的根本實非平等不平等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女生是比男生容易因看不開世間情事或萬物而誤以為只要出家,入了空門便能夠看開一切.<我個人的感覺!>

2005-04-15 20:45:3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dorna的意思我明白
但是...但是...
既然女眾對家庭依賴較重,情執較深
那不是應該多給女眾一點機會嗎
相反的,男眾對情感沒有那麼執著
是不是機會就不用給那麼多了

2005-04-15 19:37:4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