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菩提=到 "彼岸" 的智慧
彼岸指的是一個地方或是一種境界還是........

2005-04-02 15:59:11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清仔 7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3 個解答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07 03:47:1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大自然的運行有一定的規則可循,
所以自然就是-----對的 。

如是!

佛陀發現也親證緣起法而得以成正覺!

緣起法就是大自然運行的規則!

此規則是:
諸法因緣生(一切法眾緣合和才生起)
諸法因緣生(一緣散滅,法就滅了)

把緣起法應用的四步驟:就是四聖諦!

智慧就是八正道!

菩提=到"彼岸"的彼岸指的是一個地方或是一種境界?

彼岸是智慧熟練到斷除五下分結(即證得三果---心解脫)的境界!

五下分結為:
我見結,疑結,戒禁結,談貪結,瞋結!

詳:
dhammachanda.com

2006-04-17 10:46:2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釋大懺 7 · 0 0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是什麼意思呢?「般若」是智慧,「波羅密多」則是到彼岸,「般若波羅密多」是指到彼岸的智慧。「彼岸」又是什麼?就是佛的世界。所以「般若波羅密多」就是能到達佛世界的智慧。那麼佛世界是一個什麼世界呢?佛世界就是佛心、佛性的世界,不是物質世界——佛心、佛性就是佛世界。 所以如果我們有辦法恢復佛性、佛心,就叫做「行深般若波羅密多」。那我們如何恢復佛性、佛心呢?因為每個人原本都有佛心、佛性,把自己早已經存在的佛心、佛性恢復,就是到了佛世界。如果我們用禪宗的話來說,就是悟「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你的佛心、佛性。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努力去悟「本來面目」,也就是把自己的佛心、佛性恢復,就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 當我們這樣一做以後,心會有一個很特殊的轉變,是怎樣的轉變呢?就會開始感覺到空。為什麼會感覺空呢?因為此時我們的心已經和原來的識心、眾生心不一樣了。所以「行深般若波羅密多」,就可以恢復佛心、佛性,而識心、眾生心就停止了,這時候我們心靈的狀態就不一樣了。 我再換另外的方式來說明如何行深般若波羅密多:以上那樣講,大家可能覺得好像有點懂,可是要做又不知道怎麼做,所以下面我要講的是如何實踐的方法,各位可以嘗試做做看。 我們如果注意這個花花世界,注意力就會放在這個世界各種有形有相的事物上,此時心靈的狀況就是佛法所說的「向外馳求」;如果我們的心不去注意花花世界中有形有相的事物,而反過來往自己的內心去注意、去追尋,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就不是向外馳求,而是「攝心內證」,是往內找的。當我們一往內找的時候,就會忘記花花世界有形有相的事物,而能夠體會我們內心深處的佛性。 我現在再換一種方式,改用更直接的話來說明這個狀況:我們注意事情時,注意力有兩種很明顯的差異,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注意狀態。比如說我手裡拿著這條毛巾,此時我的注意力是在這條毛巾上,大家的注意力也都在這條毛巾上;我若要拿杯子,我的注意力就在這個杯子上。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把注意力放在另外一個方面:我拿這條毛巾的時候,注意力不放在毛巾而放在我的手上,即反過來注意我的手;我拿這個杯子的時候,我的注意力不在這個杯子,而是放在我的手上——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注意方式,一種是注意毛巾、注意杯子,另一種是反過來注意拿毛巾、杯子的手,這兩種狀態剛好是相反的。 我們如果想要找到佛心、體驗佛心,注意的習慣就要改一改。 像我們看見這個花花世界中形形色色的各種事物時,注意力會習慣放在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上,這是一種方式;還有另外一種注意的方式,就是我們的注意力不放在這個花花世界,而放在能看這個花花世界的知覺上,注意力去注意自己的知覺。 因為這個花花世界是被我們知覺的,我們知道有這個花花世界、有這些有形有相的事物,但是我們的心不去注意這些事物,注意力不放在這個花花世界而放在知覺上,去注意這個知覺。那麼這個狀況就和我剛才拿這條毛巾一樣,我的注意力不放在這條毛巾上,而放在拿這條毛巾的手上。 現在把這個意思再引申一下,就是這個花花世界被我們查知、被我們知道了,但我們的注意力不放在這個花花世界,就好像剛才不放在這條毛巾上,而把注意力放在知覺上,這兩種注意的方式是不同的。 我們大部分人都把注意力放在花花世界上,這就叫做「向外馳求」;如果把注意力放在能夠看、能夠知道這個花花世界的那個知覺性上,這就是「攝心內證」。當注意力變成「攝心內證」這樣一個方式,我們就會對知覺性愈來愈瞭解、愈來愈清楚;假如我們去注意這個花花世界,當然也會對花花世界的種種事物很清楚。現在我們不向外馳求,而把心反過來注意這個知覺性,這就是「攝心內證」。 當我們用「攝心內證」的方式去注意,就會清楚我們的知覺性,而我們的佛心、佛性就在這個知覺性裡。大家不是都知道「佛者,覺也」?「佛」就是知覺心,因此只要把注意力反過來,放在這個知覺心上,就會清楚自己的知覺心,就能體驗到佛心、佛性。 能夠體驗到自己的佛心、佛性,就是悟了「本來面目」。只要攝心內證做得深入,就能夠恢復佛性和佛心。當我們能夠這樣深入去體悟佛心和佛性、恢復佛心和佛性,就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所以「行深般若波羅密多」就是「攝心內證」。不是因為可以做得很好,所以說要行深,而是因那是有深度的,並且要一直深到底,才能夠恢復佛心、佛性。 當觀世音菩薩在行深波羅般若密多時,祂就是這樣子做的,這麼一做,就發生了一件事情——祂的佛性恢復了,也就是到達了佛性的彼岸。恢復佛性是怎麼一個狀況呢?因為佛性沒有外在那些形形色色的事,它本身不可被知、也不可被說;當你一體會到佛性,你所感覺到的就是空,此時那些形形色色的外在事物都沒有了。 那麼我們再重覆剛才說的,當我們看到外在形形色色的萬事萬物,這部分都是被知的,都屬於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當中的一種。我們現在不講五蘊那麼多,就只講色蘊中的一種——聲音。 這世間有各種聲音,我們可以聽得到,但是注意力不要放在這些聲音,而放在能知道這些聲音的覺性上;當我們把心一扭轉去注意覺性的時候,這一個動作就是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的「返聞聞自性」。「返聞聞自性」就是不去注意被聽到的聲音,而注意能夠聽聲音的覺性,這就是「返聞聞自性」。當我們懂得返聞聞自性,也就是「攝心內證」這個方式做對的時候,就感覺到空、無,也就是把那些聲音扭轉來化成空、無了。 我們剛才講聽到聲音的時候,把集中在聲音的注意力扭轉來注意知覺性,其實這樣一做以後,就等於把聲音扭轉來化空。你本來是聽到一個聲音,你一聽到這個聲音,就把聽到聲音的注意力扭轉來注意覺性,你一注意覺性,所聽到的這個聲音也跟著你的扭轉而化空,這就是「照見五蘊歸空」的過程。 玄奘法師的翻譯是「照見五蘊皆空」,並不能表達這個狀況,因為並不是把那個聲音變空或變得沒有,而是把它扭轉來歸到空虛。所以這個「皆」字,我們如果把它解釋成「歸」,那才符合修行時真實的心靈狀態,也就符合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的狀態。 這樣子一化空,就會產生度一切苦厄的效果,也就是那個聲音化空了——化空並不是說那些聲音沒有了,而是那些苦厄、苦難消除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受諸苦惱的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聖號的時候,觀世音菩薩能夠「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的整個修行的心路歷程。 我們現在又要再多解釋一點,為什麼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就可以度一切苦厄?又為什麼把注意力扭轉來注意覺性,這個世界眾生的苦惱就可以消除?我現在就向大家說明:這個世界之所以生出來,是因為我們有覺性,也就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從我們的佛心、佛性所造出來的,此即佛法說的「三界惟心造」。 佛法認為三界都是我們的佛心、佛性造的,它怎麼造?它一向外馳求,就把世界造出來了。這個世界是大家的佛性、佛心向外馳求所共同造的,當然這個世界的苦惱也是我們的佛心、佛性向外馳求之下所造出來的;所以當我們把佛心、佛性從這個世界收回來的時候,苦惱也跟著消失,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這裡。 當我們瞭解這個世界是怎麼生成的,明白它和佛心、佛性之間的密切關係,一體驗到這個深度的時候,就知道怎麼去化解苦惱,這是佛法最深奧、最神祕的地方。而一旦明白之後,也不覺得有什麼神祕,會認為本來如是,是很自然的事。以上就是我對於觀世音菩薩之所以能尋聲救苦一段的了解,我把所體驗到的心得提供給各位參考,也期望各位能夠因為我所講的這些體驗對觀世音菩薩更有信心,對佛法更有信心,那就功德無量。接著下來我們再看另外一段。 下面我要講的是「普門三十二應」,所以中間有些經文我就跳過不唸,只唸我要講的部分: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以下就不再唸了,經文中總共列出三十二種身,事實上不只三十二種,應該是現無量數不清的身。觀世音菩薩現這麼多的身,是看眾生用什麼身可以得度,就會現出那個身跟他說法,來度他。 而現那麼多種類、那麼多數量的身究竟是什麼?這樣現身又是什麼狀況?我現在要說的是這個部分:這樣子的現身是「化身境界」。佛菩薩有三身,一個是法身,那是無形無相的;第二種身是報身,那已經是有形相的;再來就是化身。 《菩門品》說的這種三十二應身的狀況就是化身的境界,事實上祂可以有無量的化身。觀世音菩薩已經修成化身的境界,祂可以化出各種身,到各地去救度眾生。菩薩的化身和凡夫的肉身有沒有不同呢?有不同,肉身是肉身,化身是化身。所以你們如果能夠見到觀世音菩薩來救你,來跟你講話,來幫助你,你所見到的不是化身就是報身,不可能是法身。因為法身看不見,法身是不可見的,所以能夠見到的不是報身就是化身。 我們現在進一步說明化身的境界是一種什麼狀況呢?那是菩薩修三摩缽提而成就的。三摩缽提又名「幻觀法」,也就是菩薩從佛心、佛性那個深度進入有相的世界來鍛練,是這個過程裡面所練就出來的。所以這些化身都是有形相的,不是沒有形相的,是為了要入世度眾生而應化出來的。因為眾生一定要有形相才看得見,才能夠溝通,也才能得度,所以觀世音菩薩就要化出有形相的身。喔,現在外面下雨了(一陣雜遝聲),大家可以想這個雨也可以是觀世音菩薩的甘露,坐在外面的人淋點雨就是接受了一些甘露。 好,我們再繼續講下去。觀世音菩薩之所以能夠化出那麼多的化身,原因就是佛心、佛性本身是無量的,所以才能化出無量的化身來。因為到了佛心、佛性,就是空、就是無,而且愈空就愈有。就好像我們的天空,你看它空得那麼大,所以整個宇宙都含在這個天空裡面;如果這個天空只能空得和我們的這個房間一樣小,宇宙就放不進來。所以空得愈大,包容得就愈多,也就是愈空就愈有。(空中響起轟然雷聲!)我想出現雷聲是表示贊成這個說法。(眾笑!) 關於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實際的狀況是什麼,我就說一個我本身的經驗和大家分享:我剛開始跟我的師父華藏上師學佛沒多久,就拿到了他的《開示錄》,在他的《開示錄》前面印了一張他的法照。因為已經跟他學了,所以偶而會翻開他的《開示錄》看看他的照片。 有一天我在看他的照片的時候,卻嚇了一跳——那張照片上我師父的面孔會換,不停地換,不停地變,當時我就給嚇到了。這張照片怎麼這麼邪門呀?怎麼會變?那當中有一張面孔是非常清楚的,跟我師父的面孔完全不一樣。我師父平日理的是平頭,但那張面孔的頭髮是我們這種長頭髮的,並且是梳開的,就是現在所說的西裝頭;而那張面孔的形相、眼睛全部都換成另外一個人的。 我看得怕了,就趕快把書合起來不敢再看;過了一會兒,心裡實在很好奇,又把書打開來,一看再看,看多了以後就比較不怕;慢慢地我膽子比較大一點了,就仔細地看,我發現大概有七張面孔在那裡一直輪流地變換。 當然這件事情令我很驚奇,不過他另外一張照片就沒有這種狀況,所以後來我見到我師父的時候就問他這是怎麼回事。他說當初在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是觀世音菩薩加持他進入了「普門三昧」,就是進入了《普門品》的狀態,所以那張照片就呈現出這種特殊的情形,這就是所謂的「普門三十二應」。 同時他也告訴我,事實上不只三十二種,而是有無量種化身。後來我也去問我的師兄,他們也有不少人和我有同樣的經驗,也看到了這樣的變化,只不過他們看到的跟我不一樣,是另外的相貌。這個時候我就瞭解到,喔,原來這就是《普門品》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什麼身來度他,原來是這麼回事。 所以有師兄見到的是比丘尼的身,和我看到的不一樣,那也就是表示那位師兄是要以比丘尼身得度的。而我這個人大概是以居士身得度,不然怎麼會有西裝頭?(眾笑!)我應該是以居士身得度,所以菩薩就現居士身。事實上,以前我在看《普門品》的時候,對於觀世音菩薩之所以能變化這麼多身來度眾生,心中並不瞭解,不知到底是真是假,也就姑且聽之。 自從我有過那麼一段經驗以後,我知道這是真的,《普門品》或其他佛經裡說的這些奇特的事情都是真真實實的。我現在把過去曾有的親身體驗提供給各位,希望各位也因此相信佛菩薩確有這種變化的能力。雖然各位可能沒有這類的經驗,不過我沒有說謊,我可以發誓所講的事情是真實的經歷,希望能夠讓大家對《普門品》、對觀世音菩薩這些救度眾生大慈大悲的事蹟與功德產生信心。 現在請各位翻到《普門品》的最後,聽完了佛陀對觀世音菩薩度生功德的說明和讚歎,此時無盡意菩薩非常感動,就把身上的珠寶、瓔珞解下來供養觀世音菩薩,但觀世音菩薩執意不肯接受。無盡意菩薩就再跟觀世音菩薩說:「仁者,憫我等故,受此瓔珞」,希望你可憐我們,接受這些珠寶、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也就是佛陀勸觀世音菩薩慈愍眾生,最好接受。「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塔。」觀世音菩薩終於接受了無盡意菩薩的供養,然後把瓔珞分作兩分,一分供奉釋迦摩尼佛,一分供奉多寶佛塔。 觀世音菩薩是接受了,但是又再供奉出去。祂這麼做是什麼原因?為什麼不直接接受?因為祂還要繼續修行,最後要修成佛陀,所以不受。也就是觀世音菩薩要修到世尊這樣程度的時候,才會接受這些供養,時候還未到就不會接受。 這部《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裡的一品,而經中曾講述多寶如來非常護持《妙法蓮華經》,所以觀世音菩薩就把另外那一分供奉給多寶佛塔,這些事情都是佛菩薩的境界。我今天已經把有關《普門品》這部分的心得和經驗講完了,以上有聽得不明白的地方,請各位發問。 問:《心經》裡有段經文:「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請老師開示其中的道理。 答: 這段經文很重要,我們今天剩下的時間或許就只能解這一段了。「菩提薩埵」,是指觀世音菩薩。「依般若波羅密多故」,依般若波羅密多修行,就是依剛才說的那種「攝心內證」的方式來修行;就可以「心無罣礙」,祂心中就沒有牽掛。為什麼會沒有牽掛呢?因為空了嘛!一切有形有相的被知的牽掛都化空了,都化成佛性了,當然心中就無牽無掛。 一到佛心、佛性這個地方,心就是空的了。大家不要以為空只是一個什麼境界,它是有深度的,有很深的深度。這裡講的空要有深度,深度要夠深,心裡頭才會沒有罣礙;如果深度不夠,那還不徹底,罣礙還是存在。 所謂「罣礙」就是一些牽掛,心中沒有牽掛,當然就沒有恐怖,因為恐怖只不過是因為牽掛所產生的。你一有牽掛,就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也就會怕這個、怕那個,這種狀況就會出來;如果你沒有牽掛,當然就沒有恐怖,也就能遠離顛倒夢想,你的夢想也沒有了。 因為做得深的時候,你知道所有的夢想也是被知覺的,它不是知覺性。當你能遠離一切被知的,實際做到這個深度,才會沒有牽掛。所以你就會離開顛倒,也離開夢想——我們的理想也是夢想——當這些被知的都沒有了,你就可以達到徹底的空性,最徹底的空性就叫「究竟涅槃」。「究竟涅槃」是最徹底的空性,也可以說是最徹底最徹底的知覺性;達到這個深度,就是究竟涅槃。懂了嗎? 好,我只用了五分鐘解說。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大家都走不了?(眾笑!) 主持人:有問題的人走過來發言好不好?或者我把麥克風移到前面來,哪一位有問題的,請走到麥克風前來發問,因為我希望大家能聽到他們提的問題。 問:梁教授,在《普門品》中提到「一心稱名」,請問要怎麼做到?如果在稱名的時候起了疑問,或者是開始懷疑,那應該怎麼辦? 答: 今天這個《普門品》的經文中說要「一心稱名」,什麼是「一心稱名」?「一心稱名」和《阿彌陀經》中所說的「一心不亂,唸持名號」那個「一心不亂」,意思是相同的。所以我們要做到什麼程度才是一心稱名呢?你如果能夠以佛心來稱名,就是一心稱名;能夠以直覺來稱名,就是一心稱名。而不是用識心,識心是很多很亂的,用識心就不會一心不亂,那叫「多心雜亂」。 當我們很專注很誠心的時候,是接近一心的。所以你若能非常誠心、非常專注地來稱名,這個時候就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幫助。像剛才舉我母親的例子,她已經落在十分危急的情況下,沒有其他的辦法了,那個時候她唸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一心的。 當然她那個一心是因為環境逼迫所致,平常沒有災難、沒有痛苦或有別人幫忙的時候,她就不會去求觀世音菩薩的;只有在無法可想的時候,她才會祈求,那時她是一心的狀況。所以剛才那位先生提那樣的問題,如果心裡面還有懷疑或雜念,那是沒效的。好,還有沒有問題? 今天是下雨天,所以就是留客天,剛好留著大家來聽法。 問:請問《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意思? 答: 這段話是很深的。當我們還是眾生的時候,是不知道有空,只知道有色的;也就是只知道有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而這五蘊代表了什麼?代表了我們這個世界、這個宇宙,還有我們的識心和我們的身體。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本身就代表了我曾經講過的心靈、身體和世界,全包含在這五蘊裡面。 當我們是眾生的時候,只知道宇宙有五蘊,不知道有空。為了要幫助眾生修行,佛法就講出空性,這個空性是指什麼?就是指我們的佛心、佛性,也就是這個空性就代表了佛心、佛性。這個佛心、佛性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所流露呈現出來的,所以修行者才知道除了五蘊之外,還有空性。這個時候是把空性和五蘊分得很清楚的,空性是空性,五蘊是五蘊。 當我們依照佛法努力修行,一旦證到了空性以後,又運用空性來入世,也就是進入五蘊裡面。他就會了解空性是佛心、佛性,也是創造出這個世界的源頭,宇宙就是由這裡生出來的;同時他也會知道,讓我們體驗到這個佛性的存在,還是要從這個世界的五蘊這裡做起,原來這兩個東西是一體的。 當他體會到這個深度的時候,他就會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喔,這個空性和色蘊(也就是和五蘊)是沒有差別的。「不異」,就是沒有差異。但這樣說完還不夠,他又再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亦即色蘊(也就是這五蘊)和空性也沒有差別。 總歸一句,這四句話這麼說下來,意思就是五蘊和空性是全等的,是完全一樣的。這就是這四句話的含意。但這四句話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體會得到呢?要到修成的時候才能夠體驗。當你還是眾生的時候,或還在修行沒修成功的時候,這兩個是有差異的。 問:請問中國長江水患的災民要如何應用《普門品》而得救? 答:他們只要一心稱名就會得救。(雷聲響起!)啊!法界又贊成了( 聽眾鼓掌!)事實上,我還可以把這件事情再說得更明白一點,當你一心稱名的時候,事實上你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就已經返聞聞自性,你自己就能夠度一切苦厄。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當你返聞聞自性的時候,你就能夠把這個世界所有的事情都回歸到佛性。長江的水災還是這個世界形形色色中的一件事情,你要是有辦法讓它回歸佛性,那個災難就化掉。 問:請問持觀世音菩薩聖號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當然能夠。因為觀世音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左右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左右二大菩薩之一,所以持觀音菩薩聖號當然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問:持六字大明咒和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是不是相同? 答: 相同。大家要注意,這個咒或這個名號,都是被你知道的聲音,注意力不要放在這上面,而是放在你的知覺性上。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知覺性上,持任何名號、任何咒語都是一樣的,因為佛性是相同的。你能夠把注意力放在你的知覺性上,這個才是真正的咒。 我現在再唸一段《心經》,來補充剛才說的那一點:「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心經》說「般若波羅密多」是咒,那麼究竟什麼是「般若波羅密多」?把注意力放在知覺性上,就是般若波羅密多。所以你只要從咒音反轉來注意你自己的知覺性,那就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所以重要的不是向外聽那個咒音,而是把你的心攝回來,回轉來注意你的知覺性。 問:在道教的廟觀中,觀世音菩薩是以乩童的形式出現,而在正信佛教並沒有這個現象。 答:是的,在正信佛教中沒有,但在道教的廟觀裡卻有。有些乩童會說:「ㄟ!觀世音菩薩來了!」這個是「應以乩童身得度者,即現乩童身而為說法」,這就是「普門三昧」,所以觀世音菩薩是無身不現。大家也許會說:祂怎麼也現外道身?有人看到天主教的聖母抱了一個小孩,就把祂看成是送子觀音,因此接受了天主教,有錯嗎?沒錯!無身不現是觀世音菩薩的特質。 問:無論持什麼咒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 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那麼容易,你還是要持阿彌陀佛的咒、觀世音菩薩的咒或者大勢至菩薩的咒,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當然也還有其他的咒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些咒多少都和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或者是大勢至菩薩相關。 好,我已經回答完了,還有沒有其他問題?如果沒有,我們今天就到這裡,謝謝各位! 記錄:哈遠儀女士 整理:左慧玲女士

2005-04-02 16:01:1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小風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