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春天有幾個節氣?各是什麼?

2005-04-01 20:45:19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社會與文化 禮儀

2 個解答

春雨驚春清榖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高三的地理課本有!!

2006-09-03 18:40:3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士興 3 · 0 0

我只能告訴你秋天與冬天:
[立秋]

  進入農曆七月便算正式進入秋天的季節,七月份的頭一個節氣就是立秋,而從立秋開始,秋天可以說就來臨了,古書上說「立秋之日涼風至」秋天的景象是蕭索的,氣候是肅殺的。在古代立秋這一天也有不少迎秋的禮俗,如周朝時,立秋之日天子要親率公卿及諸候大夫,到京城西郊去迎秋,東漢時也有迎秋之禮,朝庭百官在這天要穿上黑領緣的內衣,白色的外衣,到城外西郊去迎秋。立秋是收成的季節,所以民間在這天還有祭祖和嚐吃新收成的米飯的賀節儀式。

[處暑]

  處暑則是秋天的第二個季節,所謂處暑的意思就是停止的意思,暑氣到這個時候就停止了,所以稱他為處暑。處暑也是農作物收成的時刻,經過了半年春耕夏耘的勞,到了秋天處暑,田裡放眼望去,盡是一片金黃,農夫高與的收成之後,都有謝土地公和祭主的儀式,在暑期的十五天裡,有七夕和中元兩個節日裡也都有祭神的儀式。雖然說到了處暑,夏天的暑氣就告結束了,但是處暑天氣還是很熱,因此就流傳的一個諺語「處暑處暑,熱殺老鼠」,天氣真正要涼快,還得等到白露臨時。

[白露]

  白露降臨農曆就進入八月了。白露之後,陰氣就漸漸變重了,清晨的露水一天比一天的厚,凝結成一團團的,白白的水滴,所以叫「白露」,白露之後即為秋分,分是半的意思,秋分這天,秋季剛好過了一半,所以取名為秋分,這一天白天和夜晚一樣長,古代官家會在秋分這一天的黃昏祭月,為什要在這秋分舉行祭月的儀式呢?那是因為秋分以後陰氣漸重,而且代表陰,秋分之後世界歸由月神來主牢,所以要祭月向月亮祈福。

●酡紅的楓葉,彷彿在告訴大家秋天的到來

--------------------------------------------------------------------------------
[寒露]

  農曆九月方第一個季節是「寒露」,寒露是指天寒地涷使空氣凝結成露水的意思,在秋天蕭瑟肅殺的季節氣氛下,百花都紛紛凋零了,因此有一句農家的諺語說:「寒露百草枯」,但也就是寒露將結束的時候,唯獨菊花不畏寒露冷霜,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成為寒露時節特有的景像。

[霜降]

  寒露過後就是霜降,也就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了,此時是屬於深秋,天氣越來越冷,露水容易凝結為霜,所以才有「霜降」的名稱,此時草木紛紛轉成黃色而凋落,楓葉也變紅了,是欣賞楓葉的好時機,此時節草木之所以會黃落,是因為植物是靠葉綠素行光合作用來生長,春天和夏天是生長的季節,所以必須要枝葉盛密,秋天植物已長成,除了常綠的植物外,葉子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了,所以會枯黃然後掉落。

[立冬]

  過完了霜降秋天就正式告別了,到了「立冬」就是冬季的第一天,立冬就是秋天已去冬天接著來,見到了冬天的意思,所謂冬就是是「終」的意思,因為冬季是一年的終結者,另外冬也有「凍」的意思,因為冬季也是寒涷的季節,立冬正是這樣的季節的開始,說到立冬一般人都會想到「立冬補冬」這一句話,因冬天天氣泠,所以一般人立冬時,燉燉補藥、米糕等東西來補一補身體,好來禦寒度過寒冷的冬天。在台灣流行補冬的東西不外乎糯米燉米糕,加點龍眼肉、糖、米酒等,非常好吃。最常見的補冬食品還有雞鴨燉八珍,或是十全大補湯、羊肉等,甚至還一些地方還用狗肉來進補的習俗。立冬這一天古代帝王也有迎冬的儀式,迎冬的活動和迎春、夏、秋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迎東要到北郊舉行。


--------------------------------------------------------------------------------

●黃花時節秋意滿
●一輪秋日映蘆花

--------------------------------------------------------------------------------
[小雪]

  立冬之後就是「小雪」,小雪是指天氣變寒,已開始下雪,但雪勢尚未盛,然而在臺灣下雪的情況只有在特定的幾個地方才看得見,因此有很多小雪時節的習俗便很不容易看到,古書中曾記載說小雪時節的最大特色是「虹藏不見」,因為虹是雨珠水蒸氣被太陽照射時的景象,小雲時節雨水被寒氣所逼,因此沒有雨水自然就沒有虹了,,但是台灣冬季甚少下雪,故而此特殊也就不一定成立,對台灣人來說,小雪也只是曆書上的一個節氣罷了。

[大雪]

  相同的小雪之後的「大雪」,也是一樣因為沒有雪,而少了很多相關的習俗,在大陸上,每當仲冬時溫降到零下,雪花紛飛,大地鋪滿了雪,所以才叫做大雪,在台灣即或季節到了大雪時,但要看雪可能要到合歡山等高山地區才看可以真正體驗到大雪的氣氛吧。

[冬至]

  反而在大雪之後的「冬至」,才會有一些民間的習俗,冬至是一個節氣同時也是一個節日,它的別名很多,有冬節、亞歲、至節、履長節、長日、長至、日至、南至、如正、周正等不同稱呼。在冬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過了這一天白天便一天比一天長,而夜晚則一天比一天短了。冬至對台灣人而言,節日的色彩比節氣的意義大,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搓湯圓祭拜祖先。湯圓可以說是冬至的必備食品,由於冬至過了便接近過年了,所謂「冬至過大年」,因此在民間的說法便認為吃了冬至湯圓,人便多了一歲。

  冬至吃湯圓有象徵團圓的意義,有一種有趣的說法謂湯圓分成兩種,一種是有餡的,一種是沒有餡,據說遇有餡的是祭祖的之用,無餡的是拜神之用。台灣地區冬至做冬至圓,要做紅、白兩色,包餡的像雞蛋那樣大的稱之為「圓仔母」。祭祀過後,全家上下,床、桌子、窗戶、戶、井及豬舍、牛欄都要粘貼一、二粒圓子,它的用意是在犒賞這些東西一年來辛勞,並且共同祈求福氣。本縣早期民間冬至祭罷,都有在門楣或灶上粘湯圓之俗,其意義也是相同。

[小寒][大寒]

  冬至過完,一年的節氣就只剩上「小寒」和「大寒」兩個了,小寒是表示冷氣積久了故稱之為寒,小寒可以說是嚴寒的開始,此時節梅花開了,是賞梅的好時間,而大寒是嚴寒之極,它是一年十四節氣裡的最後一個節氣,因為天氣比小寒還冷,所以稱作「大寒」,大寒到舊曆年也就至,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迎接新年,而等到大寒的腳步漸遠,立春也即將來到,而不知不覺間又是新的一年了。

●蘆花翻白,秋意深深是鄉間常見的景象

2005-04-02 09:06:3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2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