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和歌>是什麼?是一種文體嗎還是什麼?有代表作嗎?
2005-03-31 04:24:42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 6 in 社會與文化 ➔ 語言
和歌是日本中古時期興起的文體詩,有點類似中國的古詩,是以五音及七音為標準的定型詩,最初在紫式部的萬葉集中留有約三百首,但這個時期還不流行!
歌體分為:
1.片歌
577三句
2.旋頭歌
577+577型式
3.長歌
57+57+57(三次以上)...+7型式
4.短歌
57+57+7型式
5.仏足石歌體
57+57+77型式
中古(一般日本所稱的「中古」,就是指遷都平安京之後到鎌倉幕府成立這四百年間,又稱為「平安時代」)文學以漢詩文的興盛掀起序幕,擔任律令體制國家棟樑的貴族們,必須有很高的漢文修養。遷都平安京之後,崇尚唐風的流行日盛,到了「磋峨.淳和」時期,有了第一部的敕撰漢詩集《凌雲集》,爾後又有《文華秀麗集》、《經國集》敕撰漢詩文相繼完成,當時漢詩文蔚為流行對和歌有了壓倒性的勝利,因此九世紀前半,又有「國風暗黑時代」之稱。
《萬葉集》中開花結果的和歌傳統,因為中古時期漢詩文興盛之故,被屏除在宮廷文學中心之外,但是還是有很多默默無名的人保存著和歌命脈,在九世紀中期,六歌仙的出現,漸漸又復興了和歌的傳統。因為當時有很多文人不只會寫漢詩,也會寫秀美的和歌,如菅原道真的《新撰萬葉集》、大江千里的《句題和歌》都是很優秀的作品集。而且,以萬葉假名為基礎,發展出假名系統,加上優美的平假名日漸普及,在戀愛和社交場合當中,和歌贈答的交際方式也漸漸風行。於是貴族們將集會時吟詠和歌習俗化,加上屏風歌的流行,到了第九世紀末發展出「歌合」的形式。此期間的和歌,為最初的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開闢了先路。
《古今集》(《古今和歌集》的簡稱)完成約五十年後,第二本敕撰和歌集《後撰和歌集》也誕生,再過五十年,第三本《拾遺和歌集》也完成了,以上三本合稱為《三代集》。爾後的敕撰的和歌集還有《後拾遺和歌集》、《金夜和歌集》《詞花和歌集》《千載和歌集》,加上中世的《新古今和歌集》,便稱為《八代集》。以上都是朝廷所命令編撰的和歌集,多半為公開場合或廣為流傳吟詠的和歌。
此時也有許多個人編撰私人歌集,稱為私家集。藤原公任在十一世紀初選了三十六人的和歌,編成《三十六人撰》。和歌被選入的歌人通稱為「三十六歌仙」,他們的私家集總稱為《三十六人集》。之後比較著名的私家集有和泉式部的《和泉式部集》、曾禰好忠的《曾丹集》、源俊賴的《散木奇歌集》、藤源俊成的《長秋詠藻》、西行的《山家集》等。
和歌的興盛、歌合的流行帶領了歌論、歌學的興盛,藤原公任的《新撰髓腦》、藤原清輔的《袋草子》都都名頌一時。
2005-03-31 15:34:39 補充:
我的日本文學史是60分,這種恥辱的分數所代表的意義是,你其實是不及格的,但老師大發慈悲,故意讓你低空掠過~
2005-03-31 05:27:5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參考下面的網址看看
http://phi008780508.pixnet.net/blog
2014-05-18 08:10:0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讓我回想起以前念日本文學史的痛苦.....
日本語監査委員様は大学の先生ですか。
そうであれば、いつか貴方の学生になればよっかたと思います^ ^
2005-03-31 10:28:3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和歌」とは、古代から日本で詠まれていた歌で、リズムの違いで以下のように分けられています(数字は拍の数を表す)。
・片歌→五七七
・旋頭歌→五七七 五七七
・短歌→五七五 七七
・長歌→五七 五七 五七・・・五七七
・仏足石歌体→五七 五七 七七
但し、短歌が一番多いので、一般的には「和歌=短歌」と思われています。
代表作は、作品自体が多すぎて挙げ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ので、代表的な歌集を挙げておきます。
・万葉集
・古今和歌集
・新古今和歌集
また、上記の歌集等から作られた「小倉百人一首」は、代表の中の代表と言えるかも知れません。
2005-03-31 10:48:09 補充:
近代にも、正岡子規、与謝野夫妻、石川啄木、若山牧水、斎藤茂吉・・・等等、有名な歌人が多くいます。
2005-03-31 05:38:5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