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有關二戰中美軍在塔拉瓦灘登陸的史料 , 其中多次提到一種裝有三十七厘米炮的日本輕戰車 , 誰可給我這戰車的資料 ? thank you !
2005-03-30 18:45:04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Paul Pong 4 in 政治與政府 ➔ 軍隊
那是九五式輕型戰車,這一系列的戰車在日本侵略中國等東亞諸國出現頻率很高,一開始因為這些國家工業、軍武生產能力都非常差,所以幾無招架之力,但是在日本開始與前蘇聯發生衝突後,前蘇聯派出的是T-26、BT-7等同時期的戰車,都因火力不足而第一次展現出戰力捉襟見肘的問題(部份T-26主砲口徑跟九五式一樣,部份T-26與BT-7都稍大-45mm,但兩者裝甲防護力都比95式好些);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因為九五式輕、體積小,因此方便運輸,而送到各島嶼上的叢林中進行協同作戰,但是因其先天缺陷(主砲攻擊力不佳、防護力薄弱),所以一遭遇到美國的M-4A2(主砲口徑-75mm)及M-5(主砲口徑-37mm)就跟它遇到T-26與BT-7一樣。
1943年11月19日開始的塔瓦拉戰役,當時負責防衛的日軍陸戰隊配有14輛九五式,一開始美軍進行艦砲岸轟時期,就轟掉4輛,剩下的10輛退入叢林內,等到M-4A2開始搭乘登陸艇登陸上岸後,九五是突然衝出叢林,一開始砲擊全部命中,但都被M-4A2的裝甲擋了下來,部份M-4A2只被刮掉表面的漆。
九五式輕戰車性能諸元(基本型)─
規格:全長4.3公尺,全寬2.03公尺,全高2.28公尺
戰備重量:7.4噸
引擎:三菱A6120VD直列六缸空冷式柴油引擎,輸出120匹馬力
速度:道路最高速-40km/hr(巡航距250公里),越野速-22.4km/hr
爬坡能力:最大40度,長時間爬坡只有30度
越壕寬:1.8公尺
越障礙高:0.8公尺
涉水深:0.975公尺
武裝:94式 37mm戰車砲(攜彈量120發;後期換98式,口徑相同),97式7.7mm車載重機槍(攜彈量2770發)
乘員:3名
2005-03-31 04:32:2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Kirov 7 · 0⤊ 0⤋
日本陸軍九八式輕戰車九八式輕戰車諸元:全長:4.11m全幅:2.12m全高:1.82m重量:7.2噸乘員:3名武裝:37mm/37百式戰車砲一門(106發) 7.7mm九七式機槍一挺(3160發)速度:50km/h裝甲:砲塔前面16mm/80度(與水平交角) 砲塔側面16mm/80度 砲塔後面16mm/80度 砲塔上面6mm/0度 車身上部前面12mm/60度 車身上部側面12mm/60度 車身上部後面8mm/35度 車身上部上面10mm/0度 車身下部前面12mm/40度 車身下部側面12mm/90度 車身下部後面8mm/65度九八式輕戰車是日本陸軍為了作為九五式輕戰車的後繼車輛而開發的,因此而要求更優秀的火力、裝甲與性能。根據以上的要求為基礎而在1938年開始開發,到了翌年1939年完成了試做車。擔當製作的為日野自動車。開發之時因為採用了許多九七式中戰車的技術,所以在外觀上有許多地方兩者近似。 九七式輕戰車和九五式輕戰車比起來,高度要低了約40公分,全長短了20公分,所以重量要輕了一些,但是正面的裝甲則從12mm加大到16mm,裝甲由原來複雜的多面/弧面鉚接配置改成了傾斜式的三大塊左右對秤鋼板焊接式配置。機動力上,本車採用跟九五式等典型日本戰車相同的水平彈簧搖臂式承載系統,不過不同的是為了避免在戰鬥中彈片波及或直擊懸吊系統,將原來外露於車側的水平彈簧等安置於車體內,這使得本車登場之初,被外國誤判為扭力桿式承載系統。另外,為了將車體緊緻化的理由而把引擎橫置,如此一來推進軸就沒有位於車身的中心,而是偏向於車身左側。 路輪從九五式的每側四個增加為每側六個,同樣是以搖臂方式兩兩結合再由水平彈簧避震。九八式輕戰車配備了一門一○○式37mm戰車砲,這門戰車砲是介於九五式輕戰車的九八式37mm戰車砲以及日後二式輕戰車搭載的一式37mm砲間的過度砲種,搭載的彈藥數為106發。另外,本車捨棄了日本戰車的典型裝備:砲塔的髮簪式機槍,在九七式中戰車、九五式輕戰車的砲塔上,右後部都裝備了一挺機槍,像這樣向砲塔後方突出的砲塔機槍,由於狀似日本古裝女性的頭簪,而被稱為髮簪式機槍配置,這種機槍配置主要是為了避免死角,車體機槍朝前,而砲塔機槍朝後。不過日本戰車砲塔往往十分狹小,砲塔內要同時操作戰車砲以及髮簪式機槍實在是不可能,因此就在本車的設計上採用了新式的砲塔同軸機槍(與砲塔同旋轉軸之意)是日本戰車最初的同軸機槍設計。因為砲塔正面已裝備機槍,因此車身機槍就被取消。不過雖然這挺7.7mm的車載機槍有3106發的載彈量,但是由於依舊採取20發子彈的彈倉給彈方式,連發性能跟彈鏈式供彈無法相比,因此即使以同軸方式裝備,在對步兵性能上仍然沒有什麼進步。本車開發之時正好是中日戰爭最激烈之時,陸軍的政策是對現有的九五式輕戰車的增產為優先,所以本車的制式化就被暫時擱置了,畢竟以當時的日本國力而言,要一面從事戰爭一面裝備新規戰車是無力辦到的。 1943年之後因戰局的影響,戰車生產轉而以中戰車為主,輕戰車的生產於是遭到抑制,再加上二式輕戰車的制式化,於是九八式輕戰車也就結束了短暫的壽命。最後只有在1942年生產24輛,43年89輛總共113輛而已。九八式輕戰車在研發之初也曾被計畫編入空挺戰車隊,由滑七式滑翔機搭載,但是到頭來滑七事也只完成了一架。最後這些戰車全部都配備在內地的單位準備參加本土決戰,後來日本投降就沒有上場的機會了。 另外,三菱也有一輛試作的九八式輕戰車,採用了四個大型的路輪,跟既有的日本戰車大異其趣,不過並沒有被採用。由日野製作的九八式輕戰車被稱為KE-NI A,三菱的則是KE-NI B。
2005-03-31 03:25:2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Ice Man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