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剛過世!為什麼不能吃有骨頭的東西呢?請問有什麼禁忌嗎?
2005-03-29 10:41:45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社會與文化 ➔ 禮儀
人之既死而葬之,葬後獨留骨骸,故人之初死,子孫會認為死者理應怕骨頭被咬的聲音或動作,才避嫌不吃有骨頭的食物。
2005-03-30 05:42:0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滄海 6 · 0⤊ 0⤋
應該是因為要吃素ㄉ關係ㄅ
2005-03-30 18:41:4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2 · 0⤊ 0⤋
沒聽過這種習俗
聽過很多種不同禁忌
就是沒聽過這樣的
一般都是說出殯前不洗頭
不理髮、不傷體膚罷了
2005-03-30 10:02:0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7 · 0⤊ 0⤋
我剛看了這篇葬儀社的網頁[ 他們美化名稱為禮儀公司 ]
很有些可看性,複製給你看看~
生與死,是人生的大事,台灣社會深受宗教影響,尤其以道教跟佛教的影響最為深遠,一般人大多相信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存在,多數國人又相信命運風水之說,認為亡故先人對後代子孫的榮枯大有影響,因此對於喪葬之禮,一向非常慎重,各種儀節也非常複雜,除了表達慎終追遠之外,喪禮中的每一儀節,都代表生者對死者的懷念與尊敬。而在中國的節日中,有兩個跟人死後有密切關係的節日,那就是清明祭祖,中元祭孤魂,透過這兩個節日的祭祀習俗,可以更進一步的認識台灣人的生死觀。另外,在台灣原住民社會中,死亡同樣受到各族群的重視,也有許多繁複的習俗與禁忌,很多甚至是外人不易了解的,面對不同族群或不同宗教的喪葬文化,應該要以開放的胸襟,學習彼此尊重。
喪葬禮俗的緣由與意義
遠古時代的人,穴居野處,對死者只以茅草覆蓋身上,屍首置於荒野,往往會遭野獸咬食,故孝子會張弓護葬、守喪,這是其喪禮的源始。至殷商始用木葬,而後才用棺,用棺後始有棺殮,殮前須沐身沐頭,口含飯,以布束尸,按服斬衰,另以明器、實物伴葬。此種種喪儀、喪服、喪制加上儒家的思想啟發,則發展成為一大套完整而繁複的喪禮。然而我國較完整的喪葬禮俗,源自於周禮。周武王時就有「木主」(神主牌位)的製作,木主為祖先神靈的依附之所。
遠在殷商時代的人,已經相信人死後靈魂升天就會升格為神,所以祖先的靈魂能左右子孫的災禍與幸福。更相信靈魂也和活人一樣有食衣住行上的需求,所以才會有各種祭拜禮品及儀式的產生。
人有靈魂的存在及不滅的定律,因而人的身上是三魂七魄的結合,去逝時魄會隨著身體回到土裏,而魂則離開肉體飄盪於另一個空間,並且會保護庇佑子孫,因此世人因此對於靈魂充滿了好奇與敬畏。由於對死亡後的世界,無法了解與接觸,所以世人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因為恐懼產生了許多趨吉避凶的禁忌行為,也因為這些禁忌而衍生出了一些喪葬禮俗。
論語:「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養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也。」養生送死是為人子女應盡的孝道,也是我國故有倫理道德的真諦。所以喪禮是報答父母養育恩情的具體表現,其目的在盡哀與報恩,讓孝子賢孫能在各種儀式中抒發心中的哀痛,並藉以安頓死者的身心與魂魄,也是教化世人盡孝表現在外的一種禮儀。
...........................................................................................................^Top
台灣人的生死觀
在一般人心中,出生是可喜可賀的事,死亡則是恐怖不祥的事,因此死亡一直是大家忌諱的話題,事實上,死亡也是生命整體的一部分,如同出生一樣自然,不論貧富貴賤、美醜善惡,每個人都會走到生命的終點,這是老天對人類最公平的待遇。古人說「生死有命」,意思就是要人坦然面對死亡,那麼當大限來臨時,自己就可以走得無牽無掛。不過話雖如此,一般人還是害怕死亡,又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人們對死後的世界有許多想像,這些都影響著國人處理喪事的方式。在民間習俗中,喪葬禮俗一向都是極其繁複而莊嚴的,而且不同的宗教對死亡有不同的生死觀與葬禮儀式,譬如佛教認為死亡不足懼,死可以是輪迴的開始,也可以是解脫的來臨,因此佛教葬儀主張簡單隆重即可,遺體最好採用火化。道教與佛教在治喪、送喪的觀念習俗上,有相似之處,佛教講求超度亡靈,以求早日轉生,道教則講求「薦亡」,早日練成「真形」,因此道教特別強調「薦亡」儀式,希望藉著誦經超度亡者,免於沈淪地獄之中。
目前台灣的傳統喪禮,大多採用佛教或道教的儀式,不過隨著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國人的觀念已逐漸在改變,也有許多人以天主教、基督教的追思禮拜做為人生的告別式。然而不管是什麼樣的宗教,在生命結束時進行的喪葬祭儀,都是生者對死者表示最後的禮敬與追思。值得深思的是,生命的死亡是無法阻擋的,如何讓精彩的生命,留下更多的貢獻給後世子孫,應該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標所在。
...........................................................................................................^Top
一般喪葬儀節
論語上說:「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關於人死後的一切喪葬祭祀之事,我國自古以來便很重視,台灣目前通行的喪葬禮俗很多都源自古禮,只是因為地域、時代、信仰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事實上,每一套喪葬習俗,其背後都有其賴以支持的信仰,每一道儀節的內容,都有其設計的構思,每一種禮制的流傳,也必有其適宜生活的效能,台灣的喪葬禮俗相當複雜,而且常常因為地區不同,習俗也有所差異。基本上,台灣地區的喪葬活動是由一系列的儀式所組成,而非單一的典禮,如果以一般性對後事的操作方法與相關禮俗而言,整個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也就是臨終處理、入殮停柩、出殯安葬以及完墳謝土。
所謂臨終處理,是指人在彌留狀態時的一些準備工作,包括穿壽衣、買紙轎以備斷氣時,「燒轎」向天庭報告死亡的消息、通知親友等等。台灣民間習俗,老一輩的人,在知道自己大限即將來臨時,都會堅持「死要死在自己的家裡」,這是一種落葉歸根的傳統思想,同時也代表壽終正寢的「好命」觀念,所以即使在醫院已經病得不行了,也要想辦法趕回家。
入殮停柩,是喪葬活動的第二階段,殮的工作又分為小殮和大殮,小殮包括沐浴、化妝、換壽衣,大殮是指入棺,買棺木又叫做「買柴」,「柴」,是台灣話對棺木的雅稱,也叫做「壽」,這是台灣人對不吉利之物予以吉利化的轉化手法,藉以避開不祥之氣。
在這段居喪期間,家人應穿著樸素,習俗上直系親屬不理髮、不刮鬍子,並且百日之內子孫均需「帶孝」。另外,人過世之後的第七天稱為「頭七」,要請僧道誦經做法事,也叫做「做功德」,用意是為死者積功德,以免他在陰間受苦受難,這是台灣民間辦喪事時非常重視的一項活動,之後每七天做一次,一直做到七七。
出殯安葬,是喪葬活動的第三個階段,出殯,也就是俗稱的「出山」,正式的說法叫「發引」,也就是哭送亡者上山頭安葬,這段過程當然也要藉助許多儀式來完成。出殯時,由道士或和尚先進行超靈儀式,然後舉行奠祭禮,也就是日式說法的「告別式」。告別儀式由家祭開始,家祭禮主要項目為上香、獻奠品。上香二支三拜,孝眷一般行三跪九叩首,孝男孝女等奠弔後爬行過靈棹下,男左女右分跪兩旁,叩謝親族之奠弔,家祭完畢即撒各種牲禮。家祭後即行公祭以及拈香禮,喪家對前來奠弔者,以面巾或手帕等答禮,至此儀式完成,之後在道士的「發引」之下出殯。到了墓地便可進行安葬儀式。
牽亡歌陣
牽亡歌陣,是台灣民間一種超度亡魂的喪葬陣頭,通常會在出殯前夕做完整的演出,目的是牽引亡魂上西天,一般都是由兒女、媳婦或女婿延聘前來表演。
具有宗教信仰功能的牽亡歌陣,有說和唱兩類,主要以口白敘述為主,歌唱則是補充口白的不足,故事的發展則有一定的情節,整個表演分為「請魂就位」、「請神」、「調營」、「出路行」和「送神」五個階段。唱跳牽亡歌的目的,是希望藉由眾神仙的保護,在三壇法師和陰陽壇娘媽的導引下,帶領亡魂過陰府、遊十殿,最後抵達西方極樂世界。
關於牽亡歌陣的起源,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為漳泉移民由中國福建移植而來,傳播者是入贅於台南縣善化鎮的河洛人王鬧錫;另外一說認為是由歌仔戲蛻變而來,尤其歌仔戲逐漸沒落之後,一些戲伶為了生計,紛紛轉行參與牽亡歌陣的演出。
牽亡歌陣屬於一種民間小戲,非常通俗化與生活化,表演的故事內容有佛有道,也有勸世善言,情節變化多端,表演則有唱有跳,有獨白有對答,表現活潑自由,可說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說唱藝術。
喪葬活動的第四個階段「完墳謝土」,也就是監造墳墓和擇日謝土。由於多數國人都重視風水,相信風水好的墓地,會使家族興旺,子孫發達,反之,風水不好的墓地,則會導致家族衰敗,因此墓地的選擇,必須非常慎重。台灣民間的喪葬習俗,以土葬為主,通常在入殮的時候便開始尋找適合的墓地,而且都會請專業的地理師或師公來協助打理。等棺木入土,墳墓建好了,便可舉行「謝土」儀式。所謂「謝土」,就是拜謝「后土」,后土就是土地公,因為從此就要請他老人家多多照顧埋在此地的親人,拜謝土地公之後,再祭拜墓身,整個喪葬儀式,到此才算劃上句點。
...........................................................................................................^Top
安葬的方式
在傳統觀念裡,多數人喜歡入土為安的土葬,不過台灣地狹人稠,近年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之下,很多人選擇處理較為方便的火葬,而海葬的觀念也開始被大家接受,另外土葬之後,台灣民間有撿骨的習俗,撿骨之後也有不同的安葬方式。
火葬:是在出殯後,將靈柩移至火化場,舉行火化禮,家屬祭拜燒銀紙後,由子孫點火予以燒化,也就是「火化」。火化儀式完成後,家屬奉遺像或靈位回去,並連絡時間取骨灰,裝入金斗甕後,擇日安置於納骨塔內。
火葬的過程簡單寧靜、莊嚴肅穆,優點是節省空間土地、節省費用、合乎衛生、祭祀方便。而且目前現代化經營的納骨塔,都有專人管理,環境整齊乾淨,有的更設計的像花園一般,整體感覺比較不會讓人產生害怕的心裡。
海葬:是在火化之後,把骨灰裝入瓦罐或金屬罐,再沈入海底,或者將骨灰散沒於海中,不過這當然是要申請辦理的,而且必須到一定距離以外的海域才可以進行。目前台灣施行海葬的措施才剛起步,辦理的人雖然不多,不過已經顯示台灣人的喪葬觀念正逐漸在改變之中。
拾骨:俗稱「撿金」(台語)或「撿風水」,就是在祖先埋葬若干年後,選定吉日掘開墳墓,由拾骨師傅撿出遺骨,把骨頭上的泥土擦拭乾淨,放在陽光下曬乾,然後裝進骨罈裡,重新遷葬他處。近年多數人都是把骨罈放置在納骨塔,以節省土地空間的使用。
上述都是一般情況下的安葬方式,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死亡的威脅常常不是人類所能控制的,如果因為意外事故不幸罹難,譬如山難、海難,遺體無從尋覓時,按照台灣民間習俗,這時要進行招魂葬,就是請道士前往出事地點,以草紮偶,或以死者的衣服,引導亡者魂魄歸來,同時做法事超度亡魂。
撿骨習俗,在中國內地各省並不多見,台灣地區之所以頗為盛行,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和中國閩粵南遷習性有關,一是受祖籍觀念影響。
早年落戶南方的移民,為了安葬祭祀之便,多採薄棺土殮,以便三年之內能夠屍腐撿骨,等定居之後再予以改葬。另一方面,十七世紀末期,先民渡海來台,基於落葉歸根的觀念,稍有財力的人,一定會把亡故親人的靈柩運回內地家鄉安葬,而一般人也伺時撿拾遺骨送回家鄉改葬,這些因素再加上後來的「風水觀」,撿骨遷葬的「二墓制」,就成為台灣喪葬文化的常態了。
撿骨的年限,民間傳統習俗認為,未滿十六歲亦即未成年者不撿骨,年齡愈大者撿骨的年限愈長。在台灣民間,撿骨是一項專業性的工作,負責撿骨的人,叫做土公仔,一般多以「師傅」相稱。撿骨之後,由風水先生選一塊吉地,再舉行一次葬禮,稱為「吉葬」,不過形式比較簡單,不像出殯時那麼盛大,也有人將骨罈置放於納骨塔。
...........................................................................................................^Top
在喪葬禮俗之後的民俗祭典:清明節與中元節
「敬天法祖」是中國的傳統觀念,敬天,是對自然界的崇拜,譬如天地日月等等,法祖,是對祖先的崇拜,屬於靈魂崇拜的範圍,具體的行動便是祭祀祖先的儀禮,不但在死者的忌辰要祭拜,逢年過節也要祭祖,清明節的掃墓習俗,更是國人體現慎終追遠的重要活動。此外,在台灣的民間信仰觀念中,除了祭拜自己的祖先之外,也要關照到孤魂野鬼,因此而有專門祭祀孤魂的「中元節」,也就是藉著各種儀式活動,讓無依無靠的亡靈孤魂得到慰藉與超生,充分展現了「人飢己飢」的慈悲情懷。
清明節:
過去台灣民間的清明掃墓,有些人是在農曆三月初三進行,因此又叫做「三日節」,近年政府把清明節定在四月五日,並且放假一天,很多人便利用這一天來掃墓,不過習俗上從農曆二月底到清明節之前,都可以進行掃墓活動。
清明掃墓可以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掛紙」,就是以鮮花、水果等簡單的祭品祭拜,並且用小石頭將長方形的墓紙壓在墳上,台語叫做「疊墓紙」。另一種是較為隆重的「培墓」,所謂「培墓」,是指修墓與祭拜,祖先的墳墓相當於活人住的房子,如果有損壞或雜草叢生的情形,當然要加以整修。培墓祭拜的供品,包括各種菜蔬以及粿類,供品擺好之後,先拜土地公並且燒金紙,因為土地公是墳墓的守護神,然後再燒香拜墓,燒銀紙給祖先使用。現在一般人的清明掃墓,大都是掛紙與培墓一起進行。
另外,依照台灣民間習俗,初葬的新墳一定要連續培墓三年,如果家中有大喜事也要培墓,譬如娶媳婦、生兒子、起大厝、買新房等等,都要培墓,用意是祝告祖先,祈求保佑,並且分享家族中的喜事。
中元節:
清明節是祭拜自己家的祖先,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則是祭拜孤魂,所謂的孤魂,是指沒有子孫的鬼魂,也就是俗稱的「好兄弟」。
台灣民間相信,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七月三十關鬼門,所以農曆七月又稱作「鬼月」,所有的孤魂野鬼都從陰間放出來一個月,到人間要東西吃,所以家家戶戶要舉辦普渡拜拜,其中以七月十五中元節最為盛大,這一天不僅要準備豐盛的菜餚來祭祀這些孤魂,而且還要焚燒大量的金紙給孤魂使用,因為孤魂平時沒有子孫祭拜,人們藉著這一年一度的節慶,好好招待他們一番,同時也希望他們不要來打擾自己。
中元普渡的種類,大致可分為家普、街普和廟普,家普,是以家庭為主體的普渡活動,許多家庭常藉此機會宴請親朋好友,也就是常常聽到的吃拜拜,街普,則是以街庄、商店為主體,通常是由商業公會輪流舉辦普渡,至於廟普,又叫做「公普」,是以寺廟為主體的普渡,中元節最熱鬧的當然就是廟普活動了。
在中元祭典正式展開之前,各地寺廟都會在七月初一舉行豎燈篙活動,燈篙上掛著圓形燈籠,上面寫著「慶讚中元」,這是孤魂聚集的標誌,據說燈篙掛得愈高,遠處愈能看得見,前來接受普渡的鬼魂也就愈多。燈篙樹立之後,道士便開始誦經做法會,開啟鬼門,慶讚中元的活動也就正式展開了。
放水燈,是中元節的重要活動,目的是為水陸孤魂照路,招引他們到陸地來共享普渡的祭品。一般放水燈是在中元節前一天舉行,參加放水燈的隊伍要遊行市區,目前以基隆市中元祭典的放水燈最為熱鬧盛大。
放水燈的隊伍,通常在傍晚出發,一路有各種陣頭表演,還有鼓吹隊,更有美麗的燈飾,所到之處吸引許多民眾的圍觀,把大街小巷擠得水泄不通。當隊伍抵達放水燈的海邊時,由僧侶、道士誦經招請水上孤魂上岸,然後大家就把燈放入水中,讓燈順著水流流去,接引水中孤魂,以便接受次日普渡的款待。
中元節當天,最重要的祭典就是「普渡」,廟前廣場架設的孤棚上面,放置著家家戶戶提供的祭品,祭品的種類與數量都極其豐富,往往堆成好幾層,稱為「肉山」,孤棚供奉的飯稱為「孤飯」。當整個普渡儀式告一段落時,就要進行「搶孤」活動,也就是由民眾爬上架高的孤棚搶奪祭品及其上的旗子,拔得頭籌者代表來年有好運。搶孤,可說是中元普渡的最高潮,如今有些地方已發展成為民俗競賽活動,為中元祭典帶來許多觀光人潮。
...........................................................................................................^Top
捧飯(居喪期間,每日早晚各一回)
時間:早上日出後約6~7點鐘左右、傍晚日落前約4~5點鐘左右
準備用品:盥洗用品--洗臉盆、毛巾、牙刷、漱口杯、水
祭拜用品:一碗飯、一碗菜、一雙筷子、銀紙一份、錢幣二枚、開水 (佛祖、亡者各一)
流程說明:早上--放妥盥洗用品→ 放妥祭拜用品→上香(禮佛)→上香(拜亡者)→燒化銀紙
...................... (約半柱香後)→收回以上用品
...............傍晚--放妥祭拜用品→放妥盥洗用品→ 上香(禮佛)→上香(拜亡者)→燒化銀紙
.......................(約半柱香後)→收回以上用品
...........................................................................................................^Top
入殮
將亡者遺體安置入棺稱為『殮』;喪事多忌諱,除了死於法定傳染病須於24小時內火化外,舉凡入殮、移柩、奠禮、安葬等均慎選良日吉時;封蓋前的入殮行為稱為『小殮』,此時是瞻仰亡者遺容的最後時刻,封柩蓋棺稱為『大殮』,是為與亡者天人永訣的開始。
家屬在辦喪事時,需持亡者之死亡證明書,向戶政事務所辦理死亡登記及除籍證明才能入殮、安葬及火化。
...........................................................................................................^Top
奠禮式場
奠禮式場的佈置大至分為停柩間(停放靈柩之處)及靈堂,靈堂之佈置又分為靈帷、遺像、花簇(花山)、牲醴桌、靈案(拈香桌)。
...........................................................................................................^Top
奠禮
奠禮是在亡者停柩期滿,家屬將為亡者舉行安葬或火化前讓親朋好友在亡者出殯前開弔的儀式;奠禮程序從宗教儀式開始,接著家奠儀式,家奠禮之項目為上香、獻奠品、讀奠文、向靈位或遺相跪拜或鞠躬,孝眷行三跪九叩首大禮,禮畢依男左女右分跪靈桌兩側,叩謝親族之奠弔;隨後即行公奠禮及拈香禮,此時孝眷仍依男左女右分別站立於靈桌兩側,鞠躬答謝奠弔之摯友。
...........................................................................................................^Top
發引
『發引』即出殯行列開始前進之意,『引』就是引布,於出殯行列前挽(輓)靈柩前進;徒步於靈柩兩旁護送者稱為『護靈』;以往靈車之後牽引兩條紼帶,通常子孫會拉著紼帶意味著不捨親人離去之意。
...........................................................................................................^Top
返主
『返主』屬於吉事,所以通常在返主前需脫去喪服, 由長孫捧斗行於行列前,家眷跟隨在後返家。
...........................................................................................................^Top
安葬
靈柩到達墓地後,依時辰落柩下葬;安葬完成後立后土,舉行點主,接著先以牲醴拜土地公,後以五味菜碗拜墓位;最後即奉遺相或靈位返家。
2005-03-29 10:55:4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