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十法界裡的"眾生"的總數是否是一個定數?
聽說眾生是因一念無明而產生,
那麼現在會不會因為一念無明而不斷產生新的眾生?
但是在佛教裡頭又常聽說每一個眾生都是經過無量劫的輪迴,
那麼是不是說現在是不會產生新的眾生?
又:未成眾生之前,本無無明,是否為佛?
另:成佛以後,會不會又因一念無明而又變成眾生?

2005-03-29 06:30:08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4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本體是甚麼?

2005-04-01 10:09:56 · update #1

2 個解答

這個問題看到你問我剛才想通
原來"眾生"是"生滅",不是有一個眾生這個生命
所以"成佛"是"不生不滅",也不是有一個佛
因為佛法講的是緣起
所以說無始,沒有開始
如果有開始這個東西就不需要有緣
所以眾生的產生是緣起
有緣起才有眾生
1.十法界裡的"眾生"的總數是否是一個定數
應該是無量,因為緣起無量,所以有無量眾生,所以既無始也無終
2.會不會因為一念無明而不斷產生新的眾生
不會,因為本無眾生,再多的無明只是無明,無明是緣,緣無自性,不是眾生
3.常聽說每一個眾生都是經過無量劫的輪迴,那麼是不是說現在是不會產生新的眾生?
會,因為你說"現在",有現在就會有過去未來,有生滅,因為無明是緣,緣起無量,當然會產生,你會覺得跟第2點相反,事實上沒有錯,因為你這裡問的是"生滅",我在2回答的是本體
4.未成眾生之前,本無無明,是否為佛?
當然不是佛,因為有無明,緣還沒解,當然是眾生
5.成佛以後,會不會又因一念無明而又變成眾生?
當然不會,因為佛沒有念這種東西,既無念,當然沒有無明的緣,不生不滅,當然不叫眾生

你的問題,是用人的角度看,無明的反面,不是沒有無明,你用分別心去想,就像扎腦袋打開看心在那裡一樣
你用人的角度看佛是覺悟,佛可不知有你,因為佛不用分別心,人用眼睛感官看世間,要藉著種種緣,比如用望遠鏡,用眼睛,還要有光,有電波,所以眾生都是因各種緣感知這個世界,因為眾生緣有不同,感受的世界也不同
而佛不用,因為是本體,不用藉緣來分別,是了知全部,所以佛了知眾生本體跟佛無異
所以說佛與眾生本是一心,生死即涅槃,確實是這樣

2005-03-29 08:31:2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6 · 0 0

給你一篇經文,你可以從裡面找出你要的答案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是佛在發成佛大願的時候,所立的誓願,也是在沒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中心的時候,所抱持的心願,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夫或菩薩,是有眾生可度的。
  可是,在成佛之後,既沒有了眾生,也沒有佛,否則便是對立。既然有能度與被度的關係,便不圓滿,並沒有親證法身的全體;因為一旦親證法身的全體,那就無內、無外、無彼、無此。例如任何一滴水從海而來又回到海中去,從大海看,所有的水是屬於全體的,只當每一滴水自己看,才看到不同的河流、雨露、霜雪、冰霧。所以《金剛經》又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未成佛時的發心菩薩,都要度眾生,故有眾生可度。因從菩薩的立場來說,一定有眾生可度,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雖已經知道沒有眾生可度,但他還要度眾生;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則是自然運作度眾生,自己卻已經不再度眾生。成佛之後,便不度眾生,無眾生可度,只是眾生自度,以其善根、褔德、因緣的多少,而能感得佛與菩薩的化現而做救濟;那是眾生心中的佛與菩薩,不是佛與菩薩的本身。

  所謂善根是眾生本有的,但是不加以培養,不會增長、顯現,越是努力精進求法,越能感應諸佛菩薩的慈悲攝化,所謂自助而人助,唯有眾生有求,才能感得諸佛菩薩的應化。佛教常以如人撞鐘為喻,輕輕地撞就小聲地響,重重地撞就大聲地響;鐘有響的功能,如果無人去撞,它不會自響;所以,眾生如果不自己努力,增長善根,雖然佛的法身在,也不會幫到你的忙。

  所謂增長善根,就是要發菩提心,也就是說眾生自求成佛,即得佛的教化、感應;當自己成佛之後,就接受一切眾生的感應,而非佛去感應眾生。所以,一切諸佛成佛之後,他是全知、遍知的,因此名為正遍知覺,有求必應──眾生有求,諸佛必應。

  佛度眾生不是以知識度眾生,所以佛的全知,並不是說佛需要知道眾生所具備的一切知識,也不需要通過眾生經驗中的邏輯理念等的思想,因為他是整體的,眾生是局部的、個別的,他能給眾生一切,但是不需要學習眾生的東西,而是眾生需要的,他就直接給予。因此,種種根器的眾生,就能得到種種佛法的利益。人間所謂的分析以及歸納,這都是從個體、局部為著眼;佛的心量,既然是全體,所以不能用凡夫的知見去解釋、衡量佛的正遍知覺。

  人間所見的佛,比如說釋迦牟尼,從理論上講是化身佛,在人間像人,在天上像天,至地獄中像地獄,在任一類的眾生當中,就像那一類的眾生。他是有形象的、局部的,需要經過學習,才具備人類所有知識,用這些做為度眾生的工具,而使得眾生受益。他同時可以在無量無數的地方,顯現無量無數身,度無量無數眾生,而他本體法身是不動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說,由於化身的佛有生有滅,就說法身的佛有來有去;也不可以說,化身的佛需要具備人類的知識,而法身佛就因此而有限;其實化身的佛,也就具備正知覺,因為他不離法身,可是不能夠說,正遍知覺的法身佛,是以凡夫知見,所見化身佛的知能,而稱為正遍知覺。

2005-03-29 06:43:2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