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可以的話,請找出他們的基本資料,謝謝
2005-03-22 16:13:36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虎王 3 in 社會與文化 ➔ 神話與民間傳說
第一子贔屭,一名霸下,形似龜,好負重,這便是石碑下趺的由來。像台南赤崁樓前,陳列的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間雕造的「石龜御碑贔」,雖然雕作寫實的龜形,但由於是龍的九子之一,所以古來多的是螭頭龜身的模樣。
第二子螭吻(蚩吻、鴟吻、鴟尾、嘲風),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
第三子蒲牢,形體似龍而體積較小,性好鳴叫,成為今日鐘上的獸鈕。又傳說蒲牢畏懼海上大鯨,鯨擊蒲牢,便會發出很大的鳴叫聲。所以想要鐘聲宏亮,就作蒲牢於鐘面上,刻鯨形的木槌去撞它。東漢班固〈東都賦〉有「於是發鯨魚,鏗華鐘」的文句。後來,禪寺齋堂也懸吊魚梆,據說也在表示魚化龍的「超凡入聖」的意思。
第四子狴犴,一名憲章,形體似虎而有威力(一說好訟),所以立於官衙門扉或牢獄的大門上。
第五子饕餮,好飲食,所以立於鼎蓋,甚至成為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
第六子蚣蝮,性好水,所以立於橋柱;一作帆蚣,好飲。
第七子睚眥,性好殺,所以立於刀環等兵器上。
第八子金猊(狻猊),形體似獅,性好煙火,因此立於香爐兩旁,另有一種說法是好坐。
第九子椒圖(椒塗),形體似螺蚌,習性好閉,所以立於大門舖首。
2005-03-22 16:15:2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1、好重者:贔屭(音畢喜),最喜歡背負重物,所以背上馱一塊石碑. 2、好望者:鴟吻(音吃吻),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於屋簷上3、饕餮(音滔帖),最貪吃,能吃能喝,常飾於鼎的蓋子上。因它能喝水,幾乎在古代橋樑外側正中都能見到,防止大水將橋淹沒。4、生性好殺者:睚眥(音牙自),嗜殺喜斗,常飾於兵器刀環,劍柄. 5、狴犴(音畢岸),最憎惡犯罪的人,所以常飾於監獄的門楣上. 6、好煙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煙火,常飾於香爐蓋子的蓋鈕上. 7、好水者:趴蝮(音八夏)位於橋邊的最喜歡水,常飾於石橋欄杆頂端。8、性情溫順者:椒圖,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常飾於大門口。 9、好鳴者:蒲牢,最喜歡音樂和吼叫,常飾於大鐘的鍾紐上。有的說法還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龍子之一。下面為其他資料中的記載,略有不同: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麼,說法也不同。《中國吉祥圖說》謂: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老二叫睚眥(ya zi),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老三叫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六子霸下,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七子狴犴(bi ga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八子負質,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老九螭(chi)吻,又名鴟尾或鴟(chi)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諸神由來》一書說《升庵外集》記載龍之九子是:品質,形似龜好負重,即碑下龜;螭吻,形似獸,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蓋;蚣蝮,好立,站橋柱;椒圖,似螺蚌,性好閉,立於門首;金猊,形似獅,好煙火,立於香爐;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眥三個,恰為龍之九子。
2005-03-22 16:19:0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ㄚ胖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