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誰能告訴我有關於十字軍東征的事情,要詳細一點喔

2005-03-21 15:05:26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2 個解答

由公元1095年至1275年的一百八十年裏,東西方在宗教的問題上,一共發生了八次的大戰,歷史上稱為十字軍東征。這些戰爭雖然在根本上未能動搖東西方的勢力均衡,卻暗地裏改變著西方的文化,使科學、數學、製紙、印刷、建築、商業和醫學,傳入了西方,使西歐從中古的沉睡中,甦醒過來。

引發十字軍東征的因素

1.經濟因素:

(1)貴族子弟可利用戰爭機會使用騎士技藝,並以軍功維生。

(2)平民想利用戰爭機會來逃避生活的禁制、債務,或獲得赦免的承諾,以改善生活。

(3)中產階級對戰爭有信心,希望利用戰爭獲得東地中海地區原來屬於伊斯蘭國家的貿易城市,以利商業發展。

2.宗教因素:

(1)將土耳其人阻止基督教徒到耶路撒冷朝聖的行為視為宗教對立的事件,並理所當然的認為收復聖地是上帝允許的戰爭。

(2)部分虔誠的基督教徒想藉此消滅伊斯蘭教,保衛歐洲。

3.政治因素:

(1)拜占庭帝國想收復馬其頓沿海的失土,但又無力驅逐小亞細亞的土耳其人,所以向西歐君主謀求經濟與軍事上的援助。

(2)西歐羅馬教宗想趁機統一分裂的基督教世界。

(3)有的西歐貴族想趁機分裂拜占庭帝國。



烏爾班的呼籲要點

烏爾班教宗首先讚揚法蘭克人的尚武精神及其祖先對教會的貢獻,再說東方教徒在土耳其人控制下的痛苦及耶路撒冷受褻瀆之事,呼喚西方教徒應本著兄弟之愛給予援助。西方人不該浪費血汗於私人鬥爭,而應該將精力用來對付外教人,最後並提到東方是一塊蜜與奶的土地,鼓勵參加十字軍來發財。



八次十字軍東征



次 數
時 間
大事紀

第一次
1096—1099
1.正式東征前曾有非正式的農民十字軍出征

2.主要參與者為法蘭克人、北蠻騎士與貴族

3.占領了小亞細亞(交予拜占庭)、兩河流域上游、敘利亞及巴勒斯坦一帶

4.建立耶路撒冷王國

第二次
1147—1149
1.起因:收復被土耳其攻陷的愛德沙公國(為對抗東哈里發而建)

2.說服法王路易七世與日耳曼康拉德三世親征,但因為兩人不能合作而慘敗

第三次
1189—1192
1.起因:耶路撒冷王國在無領導人繼承下受伊斯蘭教的敘利亞攻陷

2.英王亨利二世、亨利之子獅心王理查、日耳曼王紅鬍子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普二世皆響應教宗號召,但英王亨利二世未出征即逝世,腓特烈一世墜馬淹死,英法兩軍因為搶功,使得法王稱病回國,僅留下英王理查獨自奮戰

3.英王理查雖未獲勝,卻取得伊斯蘭教對基督教徒自由朝聖的同意權

第四次
1201—1204
1.起因:教宗號召收復聖地,由法蘭德斯貴族領導

2.十字軍商請威尼斯商人在運輸、補給上給予協助,結果在商業利益考量下,十字軍反而攻陷亞德里亞東岸的基督城。至1203年,十字軍又在商人鼓動下占領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帝國,但教宗並沒有因此對十字軍作出公正的懲罰

3.此次東征結果變成追求名利的戰爭,很多士兵與商人都從拜占庭帝國中掠奪大量財物,拜占庭直至1261年才重掌帝國

4.事後出現兒童十字軍

第五次
1217—1221
由匈牙利王安德魯二世與日耳曼人組成軍隊,以攻打敘利亞、北非的伊斯蘭教王國為目標,結果失敗

第六次
1228—1229
日耳曼腓特烈二世因為自小即與伊斯蘭教徒有接觸,所以能夠寫阿拉伯語文,而且對伊斯蘭教的科學、文學、哲學等均有研究。1228年率軍到達巴勒斯坦時,意外的與該地掌權的埃及蘇丹卡美爾建立深厚的友誼,結果1229年的和約中,卡美爾自願將耶路撒冷、伯利恆、拿撒勒等地割給腓特烈,直至1244年,埃及趁機取得耶路撒冷

第七次
1248—1254
1.法王路易九世率領法國十字軍進攻埃及

2.路易九世被埃及土耳其人所俘,後贖回

第八次
1270
法王路易九世進攻北非的伊斯蘭教國家,結果路易病死,法軍撤退




第一次正式東征前的「農民十字軍」

1095年當教宗烏爾班二世竭力煽動歐洲人向外侵略時,激起一些被壓迫的農奴想獲得解放的機會,扶老攜幼向東出發,表示要解放聖地,但因為他們無紀律、缺補給,所以沿途餓死、凍死、病死的人數眾多。農民十字軍於1095年到達君士坦丁堡,但拜占庭帝國皇帝見到他們之後卻大失所望,而且這批軍隊還到處偷竊、搶劫,拜占庭帝國只好用船將他們運過海峽,結果他們迅速被伊斯蘭教軍隊消滅。



第一次東征後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1100—1187年)

1.領導者:各方政治勢力妥協後,推舉人緣好、無野心的統帥哥弗雷,1100年哥弗雷去世,傳位其弟包特溫。

2.軍事成就:包特溫使耶路撒冷王國的疆土推至約旦河以東地區,並封鎖威尼斯、比薩等地的海上交通,1105年後,又拓展南部疆域至埃及境內。

3.政治制度:依照歐洲封建制度,將領土分為耶路撒冷、的黎波里、愛德沙、安提阿四區,君主擁有耶路撒冷領主身分,其餘分封給有功績的戰士,名義上臣服於耶路撒冷君主,其實各自獨立。另外,為因應往後朝聖者的數目增加,以教士和士兵組成了軍事團體組織,提供更完善保護聖地、朝聖者和照顧傷患的責任。



第四次東征後建立的「拉丁帝國」(1204—1261年)

1204年君士坦丁堡陷落,皇帝逃亡,在海外組成逃亡政府,法蘭德斯伯爵則被十字軍選為皇帝,開始了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國,土地分配原則為:皇帝可得拜占庭帝國的四分之一,威尼斯得八分之三(包括愛琴海沿海島嶼的商業重鎮),剩餘土地由諸將分領,教宗因為無力阻止或懲罰,也只好承認拉丁帝國是教廷的附庸國,總括其影響為:

1.使希臘人對西方教會懷恨更深,統一東西教會的可能性減低。

2.拜占庭帝國元氣大傷,即使恢復了帝國,卻再也無力阻止伊斯蘭教勢力的發展。

3.威尼斯因此受惠,控制了東西貿易,為北地中海的商業帝國。



第四次東征後的「兒童十字軍」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結果讓歐洲人民非常失望,所以歐洲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十字軍失敗是因為參與十字軍的成年人都有罪,故只好靠天真無邪的兒童才能達成收復聖地的目標。結果1212年時,法國有一位牧童表示他看見耶穌要他帶領兒童十字軍去收復聖地的神蹟,造成二萬名約十三、十四歲的熱情少年願意進行東征,途中這批小孩竟被不肖商人賣至埃及為奴。另外,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也有一位青年組成了近三萬人的兒童十字軍前往聖地,雖然教宗勸阻了兒童的東征,但途中兒童餓死、病死、凍死或是被野獸吞噬的不知有多少。



十字軍東征失敗的原因

1.東征目標由原來的宗教熱情,演變為利益侵奪,使基督徒的熱情支持減退。

2.東征隊伍皆為烏合之眾,加上沒有很好的領導指揮,使軍隊既不能奮勇抗敵,又不能同心協力。

3.十字軍和當地人民的交流、同化現象頻繁,降低敵我之分。

4.十字軍內訌,拉丁人與希臘人無法盡釋前嫌,更是軍隊無法齊心的原因之一。



十字軍東征後,歐洲人學得的商業技術

十字軍東征退潮後,西歐逐漸從宗教狂熱中擺脫出來,開始注重現實生活,其中拜占庭貨幣制度的輸入,確立了西歐貨幣經濟和商業信用制度,促使銀行業的成立和大企業的興起,原來西歐的賦役制度、物物交換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此外,歐洲也輸入阿拉伯人的商業技術,例如支票、提貨單、信用卡、股份公司、關稅等制度的使用,可以說中古封建經濟的逐漸解體是誘發資本主義經濟新生命崛起的直接因素。

2005-03-21 15:24:2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http://www.cmi.hku.hk/Teaching/Crusade/index.htm

2005-03-21 15:21:4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Selina 3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