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
戰甲車的特性及分類??
戰甲車的主要系統??
謝謝大家囉!!
2005-03-19 05:50:54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慧娟 2 in 政治與政府 ➔ 軍隊
裝甲車和戰甲車有什麼差別麼??
2005-03-20 05:45:51 · update #1
戰甲車/裝甲車的特性及分類─
裝甲車輛的分類在以往冷戰後期至後冷戰時期約有三種主要分類法,就是:1.蘇俄系統、2.中共系統(一般會歸類為蘇俄系統,但其實中共自製能力成熟後就不太一樣)、3.北約系統,以下分類本人將以中共分類為主要說明,在輔以註釋其它兩種的說明。
以行動結構區分可分為兩大類─1.履帶式裝甲車輛、2.輪式裝甲車輛,但是這樣分類過於簡化,所以一般都以用途區分,共有兩大類─裝甲戰鬥車輛(裝有威力較強大的武器,以直接參與戰鬥、輔助戰鬥效能為主要設計目的的裝甲車輛)及裝甲保障車輛(也可稱為裝甲輔助車輛,主要是對機動性較高的野戰部隊提供如-戰場人員/車輛救護、掃雷等輔助),每大類又各可分為三類,詳細說明如下。
(一)裝甲戰鬥車輛─
一.地面突擊車輛:主要包含了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裝甲人員輸送車(裝甲運兵車)等車型,是裝甲部隊戰鬥行動中主要的戰鬥力量、攻防武裝。
二.火力支援車輛:包括自走迫擊砲、自走榴彈砲/加農砲/加榴砲、自走反坦克/戰車砲、自走火箭砲(這類武器只有前蘇聯加盟諸國及中共還在生產及更新設計,但使用國範圍非常廣泛)、自走高射砲(現今多朝向彈/砲合一系統化發展)、反裝甲導彈發射車(角色類似自走反坦克/戰車砲,只是武器不大相同)、防空飛彈發射車(這裡指得是專門承載具備戰場防空能力之防空飛彈發射/偵搜系統的裝甲車),提供前線野戰部隊間接性火力支援的裝甲車型。
三.電子信息車輛:包含有裝甲偵察車、裝甲指揮通訊車、裝甲電子對抗車、裝甲雷達車、裝甲情報處理車等車型,這類車輛多是屬於陸軍規模龐大、軍事工業完整成熟國家生產及使用,專司前線戰場情資傳遞、管理等高度專業事務。
(二)裝甲保障車輛(裝甲輔助車輛)─
一.工程保障(輔助)車輛:裝甲架橋車、裝甲掃雷車、裝甲布雷車、裝甲工程作業車(一般也可稱為戰鬥工兵車)等車型,這類車主要任務有二,(1)執行戰場建立/毀壞陣地與簡易基地工程、(2)解決克服戰場地形地物及其它人為之障礙(如:河流、地雷陣地)。
二.技術保障(輔助)車輛:裝甲搶救車、裝甲搶修車、裝甲保養工程(前三種因任務性質重疊率高,故目前多已合為一種,大陸稱裝甲搶救車,即為裝甲救濟車)、裝甲洗消車(這類裝甲車很少見,西方系統多以非裝甲車做洗消系統的載具,以前蘇聯加盟諸國及中共為主要設計/生產國,主要是在戰場上對經歷過核生化戰場的車輛、機械進行清洗與整理),在惡劣的野戰戰場條件下對裝甲車或其它機械化物品進行一定程度的保養、修護、甚至於是搶救。
三.後勤保障(輔助)車輛:裝甲救護車(對戰場人員進行醫療救護,有的甚至於可以在車輛上做簡單手術)、裝甲供彈車(也稱彈藥補給車)、裝甲補給車,在野戰戰場上進行野戰救護和人員物資的輸送。
前蘇聯加盟諸國/俄國的裝甲車分類法,也是分為戰鬥車輛、輔助車輛兩大類,與中共差別在其下的細分類;俄國的裝甲戰鬥車有:坦克戰鬥車輛、砲兵戰鬥車輛(包括各式各樣自走砲)、防空戰鬥車輛(彈/砲合一及高射砲)、導彈部隊戰鬥車輛(包括俄國特殊的戰場火箭彈發射車及部份射程一千公里以下的彈道飛彈發射車);輔助車輛有:工程保障(輔助)車輛、技術保障(輔助)車輛、砲兵保障(輔助)車輛、後勤保障(輔助)車輛和防化車輛(前蘇聯開始因戰略思想的關係就非常重視野戰部隊的戰場持續戰鬥能力,所以還因此特別分出這一類)。
北約系統的分類法中,就只分為五類。(1)主戰裝甲戰鬥車輛,指得是在前線參加直接戰鬥的裝甲車輛,有主戰戰車(即坦克)、步兵戰鬥車、裝甲人員運輸車、反裝甲戰鬥車、空降(傘兵)戰鬥裝甲車;(2)裝甲戰鬥支援車輛,裝有各類野戰火砲(榴彈砲/加農砲/加榴砲)、導彈的輕裝甲車輛,提供間接瞄準與射擊的火力、防空支援;(3)特殊用途裝甲車輛,根據不同用途,以套件改裝、數量不大的輕裝甲車輛,有裝甲偵察車、裝甲指揮車、裝甲通訊車、裝甲救護車、裝甲救濟車等等;(4)裝甲武器運輸車,是用來裝載迫擊砲、火箭、導彈等武器的輕裝甲車輛;(5)兩棲裝甲車輛,絕大多數是由海軍陸戰隊使用,可以自行從登陸艦艇在近岸時移動至岸上、並能在陸地上進行與一般裝甲戰鬥車輛沒多大差別的兩用裝甲車輛。
戰甲車/裝甲車的主要系統:武器系統(包含:火砲、機槍、榴彈發射器、火控系統、光學瞄準系統...等等)、推進系統(包括:引擎、傳動系統、行動裝置-分履帶類及輪式淚...等等)、防護系統(包括:裝甲、附加/外掛裝甲、車內消防系統...等等)、通信系統及其它電子系統(包含:無線電、彈道計算/射擊電腦、電力供給系統、電磁兼容輔助系統....等等)...等等五大類系統。
裝甲車和戰甲車有什麼差別~?這一點剛好可以用『顧名思義』法作區分,戰甲車屬於裝甲車大家族底下的一大類,就是擁有以武力投射為主要功能的戰場戰鬥用裝甲車輛,可以歸類為1.蘇俄分類系統中的裝甲戰鬥車輛、2.中共分類系統中的地面突擊車輛和火力支援車輛、3.北約分類系統中的主戰裝甲戰鬥車輛及裝甲戰鬥支援車輛。也就是說,妳可以稱呼所有的戰甲為某某裝甲車(當然稱呼要適當)、但不能用XX戰甲車或◎◎戰甲車等名稱來稱呼所有的裝甲車~!
喜歡軍事的朋友~!歡迎加入軍武狂人夢!!!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index2.htm
2005-03-19 06:23:0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Kirov 7 · 0⤊ 0⤋
戰甲車防護裝甲發展之研究 兵整中心/黃俊麟中校
提要
一、戰鬥車輛設計及構想之重點,即在於裝甲防護力、火力及機動力,雖然各國設計比重不一,但戰鬥車輛之防護力最終極之目的,在於提昇戰鬥車輛 存活率。
二、目前本軍M48H戰車(勇虎型戰車)與M41戰車的主要任務為反登陸作戰與反空降作戰,故其存活率之大小,間接支配或影響整個戰局,因此須針對其防護裝甲之弱點作一探討,以評估將來提昇其裝甲防護需求之可行性。
壹、前言
我國陸軍目前服役中的戰車,除了M48H勇虎戰車與甫加入的M60A3戰車
外,其餘如M4、M24等戰車的車身裝甲,均屬舊式的設計,已無法對共軍的戰
防武器做有效防護,所以增加裝甲防護力是現階段加強戰甲車防衛能力最重要的
任務。戰甲車防護力之研發,主要依循三個方向發展,其一是從外型設計上著手,
以降低砲彈命中率;其二為裝甲防護之演進,使戰防武器無法貫穿裝甲;第三個
方向則是被動式的防護,使反裝甲武器失去目標追蹤而無法命中,這也是未來世
界各國發展戰甲車防護所努力的方向,而現階段防護力的改進,除了在車身及砲
塔形狀上下功夫,使其直都是戰甲車防護的重點。
最早的戰甲車防護裝甲是使用軟鋼,但一般機槍的穿甲彈就能予以貫穿,所
以後來才在鋼板表面做硬化處理以補強。而隨著反裝甲武器的相繼出現,裝甲的
厚度只得增加,而且中彈率較高的部份開始採用一體鑄造。一九六0年代焊接技
術提昇,車體開始以焊接結合,它的表面都經過硬化處理,內部及背面的韌性不
變,這個觀念衍生出來的是雙層硬度裝甲板,也就是後來「中空裝甲」的設計,
中空裝甲對付爆震彈效果非常好,可是對高速飛行的翼穩脫殼穿甲彈,則幾乎完
全沒有效果,於是「中空裝甲」更進一步發展在其空間處夾入陶瓷片或尼龍網等
非金屬材料就成了「複合裝甲」,此對採錐孔裝藥高爆彈能提供更佳的防護力。
一九七0年初,爆炸式反應發展成功,當反裝甲武器之彈頭貫穿第一層金屬面板
時,瞬間引爆夾層中之炸藥而將金屬板炸離並同時抵消砲彈之威力,此後又陸續
發展出混合上述被動式裝甲與複合裝甲之優點的混合式裝甲等,而針對來襲的砲
彈提供更佳的防護力,以下就上述防護裝甲的演進與應用簡要之介紹。
貳、防護裝甲的種類與應用
防護裝甲是最直接提供戰甲車防護力的方法,以下就戰甲車防護裝甲的種類
與演進做一說明。
低碳鋼板
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製造的戰車,均採用厚度介於8至14公厘間的一般低碳鋼板,但在低碳鋼冶煉的過程中,以熱處理強化材質強度、提昇抗彈能力,以回火的冷卻作用來鍛化材質的韌性,以減緩動能彈(KE)的衝(撞)擊力,其勃氏硬度值(Brinell Hardness Number;BHN),多介於420至65OBHN間,薄鋼板並無法抵抗主要的反戰車武器,一般都是用以提供表面強化功能以阻擋小口徑子彈或玻片之攻擊,而對戰甲車內部的人員或設施提供最基本的防護。
對厚度超過25公厘的厚鋼板而言,通常是用勃氏硬度值275至325BHN之間的低碳鋼製成,因為厚鋼板的接合過程中,大量的熱造成鋼板變形並降低原有的硬度,所以早期生產戰車所用之鋼板,皆利用機械加工的方式來生產,並小心的控制焊接步驟,這都必須耗費大量的人工與生產成本。
合金鋼板
合金鋼板是一種以機械滾壓成型製造的均質鋼板(Rolled Hamogeneous Armor簡稱RHA),其製造時經過滾壓程序以製成所需的厚度、硬度與結構成均勻分佈約合金鋼板,一般而言,均質鋼板的硬度約為350至40OBHN之間,因為它整體的硬度與結構相同,放大量使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戰車之製造。
鑄鋼裝甲
由於均質鋼板難以製成複雜形狀,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乎所有戰車的砲塔及砲均採用鑄鋼為材料而鑄造完成,如美國M-4及英製酋長式等戰車正前方之傾斜裝甲,均為鑄鋼裝甲結構,1950年代美製的M48戰車更是採用全車一體成型之鑄鋼。
「鑄鋼裝甲」之化學成分,遠較「均質鋼板」為繁,其優點為可無限度的變化其厚度及曲率,以因應多元化之戰術需求,但是其生產控制較難,尤其是對厚度的精確性、冶煉及製造等不易掌握之缺點,將會提高製造之成本,因此鑄鋼之厚度,在同樣防彈要求條件下,必較均質鋼板厚5%左右。均質鋼板或鑄鋼裝甲之抗彈力,均可藉附加不同材質之鋼板,以強化其防護力;如高碳鋼質裝甲之硬度極佳,可獲較佳之抗彈效果,而低碳鋼則具有適當之
韌性,不易爆震碎裂,所以鑄鋼之外層或內夾層,均附加有不同材質之鋼甲,以強化其抗彈所需之硬度及韌度。1960年代所常見的雙層裝甲係利用兩種不同硬度之鋼板,其裝甲外層出施以熱處理之高碳鋼(硬度要大於60OBHN)製成,而內層則以低碳鋼為主,如此之設計可使裝甲兼具高硬度及韌度之特性,以增進其裝甲之抗彈力。
鋁合金裝甲
一般裝甲步兵戰鬥車在戰術之應用主在防制小口徑彈頭及彈片等衝擊之危害,所以其防護能力之需求應較戰車為低,鋁質裝甲在1956年由美國首先發展,如美造M113裝步車的車身即使用5083防彈鋁板,一般而言,鋁合金之抗彈力若與均質鋼板相同,則鋁板與鋼板之厚度約為3比1,所以,鋁合金欲達防制7.62公厘穿甲彈(AP)之貫穿厚度必大於48公厘,但以相同厚度之均質鋼板卻能抵抗14.5公厘重機槍之攻擊。由於鋁的密度低,故應用時厚度很大也不會過重,所以能提供車身良好的結構性,並對施以加工均較容易,而且焊接範圍也可縮小,這些特點結合起來使生產簡化,對降低成本
很有幫助。
在鎂錳鋁裝甲大量應世後,第二代的鋅錳鋁裝甲也於1960年正式問世,其材料編號為"7039"。美國M551輕戰車汽車身,就是以此為主要材料,而全車均採用鋁合金者,則有法製AMX-10型裝步戰鬥車;7039鋁合金之性能特點為耐熱力強、張力大及硬度質可達15OBHN ,所以38公厘厚之鋁板,就能抵抗7.62公厘穿甲彈之攻擊。一般而言,這些低密度的材質,必須與其它高密度的物質結合使用,方能發揮其物理的韌性,於是美國聯合防衛公司UDLP的前身FMC公司於1967年在M113履帶式裝甲人員運兵車之鋁質裝甲車體外側加裝高硬度鋼板,此方式並一直沿用至今。事實上,鋁合金結構體與外裝鋼板的組合,目前被廣泛認定為輕型至中型裝甲車輛最適當的彈
道防護方式,且可能將更為推廣應用。
中空裝甲
一九六0年代雙層硬度裝甲板的設計觀念(即外層硬度高,內層韌性強)發展成後來「中空裝甲」的設計方式,中空的兩片鋼板,若被高爆彈擊中,外側的鋼板會被穿孔,但化學噴流到達中空處,由於密度截然不同,此化學噴流力量會因此擴散。爆震榴彈並不直接貫穿鋼板,而是藉爆炸震波破壞鋼板背面,利用背面鋼板玻片飛濺殺傷車內人員,「中空裝甲」的設計正好剋制其破壞的原理,爆震只影響外層鋼板,而外層鋼板內測所激發的破片又可全數為內層鋼板所擋下,至於利用高速旋轉動能穿甲彈在穿越密度差極大的阻礙面時,彈蕊會受到極度的震盪,再進行強制貫穿的話,動能就會急速減少,惟獨翼穩脫殼穿甲彈,因為其穩定彈道的方法,不是靠彈體的旋轉,而是憑藉尾翼穩定,因此在通過密度差極大的阻礙面時,亦不受影響,故「中空裝甲」並無法抵禦翼穩脫殼穿甲彈。
被動式裝甲(Passive Armor),或稱超鈍裝甲:
將薄的高硬度裝甲板裝置於主裝甲前之適當距離上,而與來襲彈頭之射向形成斜角度,如此當彈頭撞擊裝甲板時,將迫使彈頭偏離其射向,其最大的效果是當傾斜角度大於65度,傾斜之裝甲將迫使彈頭彈離或破碎。將斜置裝甲以迫使彈頭偏離之法,已用於聯合防衛公司生產之M1l3A3裝甲步兵戰鬥車(AIFV)和M2步兵戰鬥車(IFV)所使用之積層間隔裝甲上(Space Laminate- Armor),其乃將前述之高硬度鋼板,置於鋁質主裝甲前之適當距離,而非直接將其與主裝甲螺接。
當附加甲板無法斜置時,取代以有許多小孔的高硬度鋼板,與前述方式相同,裝置於主裝甲前之適當距離,此亦能迫使彈丸偏離。有穿孔的甲板最初由以色列拉非爾公司發展,用於Toga附加裝甲,後來被法國的吉雅特(GIAT)集團採用;也被美國FMC公司採用,以增進M113裝甲人員運兵車之防護力,由於使用包含穿孔甲板之裝甲套件,使M113裝甲人員運兵車之防護力,從抵擋7.62公厘步槍彈,提昇至能對抗14.5公厘重機槍彈,而總重量增加700到900公斤。裝甲人員運兵車的側邊,由於空間限制,無法設置傾斜裝甲,故利用不同的波浪形狀之來干涉彈道,而使高動能穿甲彈偏離彈道,也能使錐孔裝藥的震波反射,而降低貫穿能量。這種方式已由以色列的拉菲爾公司於1988年發展成EAAK叭(提昇型附加裝甲套件,Enhanced Appligue Armor Kits),並裝置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AAV7A1兩棲突擊車與部份的M113裝甲人員運輸車上。
複合裝甲
複合式即是指兩金屬板之間襯以非金屬物質,而三者的關係如三明冶一般,鋼板夾層內放的材料一般是輕金屬,塑膠、陶瓷材料等。最初的複合裝甲為1964年由英國發展的陶瓷複合裝甲,陶瓷裝甲之陶瓷板的型式通常是長方形或六邊形;最近的型式是將碳化矽陶瓷板與簿的功夫龍(Kevlar)積層布料黏合,再用黏合與螺接,加裝於美國陸軍XM8輕戰車的鋁合金車體上,這種陶瓷裝甲除了對抗AP彈丸很有效之外,因為陶瓷的強度遠大於鋼村,於是錐孔裝藥噴流在其上產生穿孔之直徑更小,故證實對抗反戰車武器的錐孔裝藥穿甲噴流非常有效。
另外一種複合裝甲是英國於1971年發展出來的查市漢(Chobham)複合裝甲,其運用於改良式百夫長戰車,能大幅增進對抗高爆反戰車彈及高爆爆震彈(HESH)的防護力,同時不至減損對於傳統動能彈的防護力,而其對錐孔裝藥彈頭有獨特之防護作用;爾後美國之M-l及德國之豹2式戰車,也曾
安裝類似作用之複合裝甲。
查市漢(Chobham)複合裝甲的成本頗高且製造複雜,而整體的體積也非常巨大,因此很難附加在一般的戰車上來提昇防護力,而須納入戰車的本體設計中,故像英國挑戰者、美國Ml艾布蘭及德國豹2等主力戰車,皆因外型複雜而難以應用。
反應式裝甲:
以上的防護裝甲目前仍無法有效的抵禦新式翼穩脫殼穿甲彈之攻擊,所以裝甲防護要突破瓶頸,就得尋求較新的材質與方式。以色列的拉菲爾公司於1974年發展出反應式裝甲(ExpoIsive Reactive Armor ERA),反應式裝甲是用兩層金屬甲板於中間夾層加上鈍性炸藥所組成,當裝甲遭受錐孔裝藥噴流或動能穿甲彈撞擊時,錐孔裝藥噴流將炸藥引爆,爆炸拋出的外層鋼板能使高爆彈噴流偏折,貫穿能力銳減或在動能彈貫穿時,產生足夠的橫向慣性作用力,使彈蕊破裂變形而削弱其動能,或造成夾層金屬板沿噴流方向之扭曲運動,不過,為了獲得有效的甲板動作,他們必須與穿甲彈撞擊方向傾斜放置,並與主裝甲保持適當距離。此反應裝甲對於一般動能彈的防制,可使得其威力減少60%~80%。
輕型的反應式裝甲之夾板僅2至3公厘厚,可對抗錐孔裝藥噴流,卻不能干擾APFSDS(翼穩脫殼穿甲彈)之鎢合金或乏鈾質穿甲彈心。重型反應裝甲之前夾板通常為20至25公厘厚,配合上相當的傾斜角度安裝後,可有效的對付翼穩脫殼穿甲彈。
一般而言,反應式裝甲無法配用於車體裝甲較薄的輕型甲車,因為夾層裝甲的後夾板會倒飛而傷及車體。目前已發展出局部反應裝甲(Locally Reactive-
Armor),這種夾層裝甲之中間層係由特殊炸藥組成,僅於受錐孔裝藥噴流撞擊的局部發生反應。因此,夾層甲板不會飛離,橫向損害即使有亦甚微,運用此種方法的如法國SNPE公司所開發的套件,其用於防護M113裝甲人員運兵車上可對抗RPG-7火箭。反應式裝甲所裝炸藥是具有相當鈍性,一方面是避免因一般機槍攻擊造成引爆,或壓迫變形之顧慮;另一方面則是防止「殉爆」的現象發生,即當砲彈擊中一塊反應式裝甲盒時,不會因撞擊的爆震或爆炸的震動而使週邊的裝甲盒產生連鎖性的爆炸反應,一般而言,使用反應式裝甲的戰甲車,因爆炸的同時,亦會傷及其隨伴步兵,故並不適用於傳統的步戰協同作戰中。
一九八三年以色列國防工業拉斐爾公司所研製成功的BLAZER反應裝甲,曾用於包括M6OAl:M113的多種戰甲車上,而且提供了良好的防護力,美軍布萊德雷裝步戰鬥車就是藉由被動式及反應式裝甲(passive and reactive armor)之應用及配合內襯隔板而大大提高乘員的安全防護。
除了上述防護裝甲的使用外,裝甲車輛亦配合其他的防護設施以加強防護,如防護側裙設計之目的,旨在剋制火箭彈及步用反裝甲武器之攻擊,以免因微小或局部性之損壞,而遭致被摧毀之命運,而裏襯式裝甲之設計,是在彈頭末貫穿裝甲之前,提供適當之防護,應可使車內人員及裝備的損害降至最低,並以減少彈片及破碎鋼板之二度殺傷力。
混合式裝甲(Hybrid Armor):
混合式裝甲(Hbrid Armor)是將反應裝甲與被動式裝甲的優點合而為一,而一併消除對錐孔裝藥彈與動能彈的威脅,其主要利用裝甲鋼板配合多層的橡膠與非金屬物質形成「主層」,而在「主層」與表面鋼板間放置鈍性炸藥,此成形之防護裝甲板再利用螺樁鎖在車身上,其底層與車身表面約留有二公分的間隙,此種設計加裝於車體上重約一頓,但經實測,對RPG-7飛彈之攻擊,可達到有效防護的功能。
通常供偵搜用之戰甲車祇要擁有最低防護力之裝甲即可,即以抵抗小口徑武器及彈片之威脅為主。然而就主力戰車而言,為能提昇可能遭致之攻擊,其裝甲防護均儘其可能增加厚度,以加強其防護力,惟其衍生而來的問題,卻是重量平衡之取捨及機動力之影響。
目前世界各國所製造的主力戰車,多數以複合裝甲或多層間隙方式,以取代在1960至1970年間使用之整體式鑄鋼(軋鋼)或雙層間隙結構。因此為能使戰車不會顧此失彼,並充分發揮其性能,應以前方為防護重點,其兩側及後方則列為次要防護,以減少車輛整體裝甲重量之遽增,根據戰術之需求、車輛機動性與防護力之考量,戰車防護能力之必要條件如下述:
輕型甲車之防護力:在任何距離範圍下,前方必須能剋制12.7公厘機槍彈,兩側必須能剋制7.62公厘之步槍彈。
輕型戰車之防護力:在任何距離範圍下,前方必須能防制14,5公厘機槍彈,兩側必須防制12.7公厘機槍之穿甲彈。
主力戰車:主力戰車前方裝甲必須能抵抗與本身主砲口徑相同之火砲威脅,故裝甲較厚,而兩側之裝甲則以能防制輕武器的攻擊為主。
而戰車之裝甲設計方式,裝甲厚度配比及設計方式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已建立了合理之依據,即三分之一的攻擊應來自正面45°的扇型區內,而有45%的攻擊在正面60°;由於鋼板之厚度會造成冶煉困難、成本過高、安裝不易或重量過重等缺點,故最常見之設計就是鋼板傾角之構造,若傾斜角大於65°其斜角效應將會發生跳彈或碎裂的現象。除此之外其對錐孔裝藥之破甲榴彈(HEAT),也有降低其高溫噴焰之燒熔效能,當然對動能彈也有防制的效用。
參、結論
戰鬥車輛之設計重點,即在於裝甲防護力、火力及機動力,但裝甲防護力
之最終目的,則在於提昇戰鬥車輛之存活率,但其基本前提,必須考量絕不可影
響其他戰術運用及降低其原有之機動性能,所以附加裝甲必須重量輕而且拆裝簡
易,而基本防護條件,為能抵禦中口徑反裝甲武器之化學能彈(錐孔裝藥彈)或穿
甲彈,事實上現今反裝甲武器(特別是飛彈及火箭彈)仍以錐孔裝藥為主,故加裝
爆炸式或反應式裝甲,應為提昇存活率之經濟且可行之方式。
目前本軍M41戰車的主要任務為剋制敵之六三式兩棲戰車及六九式戰車,
並擔任反空降與快速機動打擊,而M48H戰車(勇虎型戰車)為我本島防衛作戰之
主力戰車,其主要任務為反登陸作戰與反空降作戰,故其存活率之大小,間接支
配或影響整個戰局,因此,我們須針對其防護裝甲抗彈之防護力作一探討,以評
估其需求之可行性。如M48H戰車防護裝甲的厚度於砲塔前方為178公厘,側
面為76公厘。但中共反戰車武器系統,如***反戰車火箭之射程為500公尺,
穿甲力320公厘;65式無後座力砲射程450公尺,穿甲力340公厘;紅箭73式
反戰車飛彈之射程3,000公尺,穿甲力400公厘。但無論M4l或M48H戰車,其
裝甲防護力都不足,而且幾乎所有敵軍之反裝甲武器均能突破上述兩者之裝甲厚
度,由此可知,加強M41或M48H戰車之裝防護力,實有其戰術需求之必要性
與迫切性。
由上述防護裝甲的演進,我們不難得到二種適合作為進一步研發改良的防護
裝甲,以增加國軍戰甲車在戰場上的防護力,而目前世界發展戰甲車的潮流是朝
向模組化的設計,即利用已發展成熟之模組件,加以組合而成,如此,不但可以
減少研發成本,而且能提高系統的可靠度,故本軍對目前服役中之主力戰車如能
提昇其防護能力,必能使這些主力戰車重展雄風以護疆土。
2005-03-19 05:53:4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