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不是中國贏了嗎?爲什麼還要歲幣求和?
還有啊~既然寇準這麼有遠見的請真宗御駕親征,那明明是我們贏了,卻還有給別人銀子、布匹什麼的,寇準難道都沒有阻止或是跟真宗分析利弊嗎?
蘇洵也知道這樣會使國力衰退,寇準不知道嗎?還是那個時候真宗已經不信任寇準了?
2005-03-13 08:08:46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首先, 澶州之役, 宋遼兩國在軍事上其實不分勝負.
自宋太宗為收復燕雲而御駕親征, 不幸有高梁河之敗後, 北宋邊防向來吃緊. 遼主為索關南故地 ( 今河北河間, 任邱地方, 後唐石敬瑭割予契丹, 後周柴榮收復之 ) 而屢次寇邊. 宋真宗景德元年 ( 西元 1004 年 ), 遼聖宗及蕭太后御駕南征, 直攻瀛州 ( 今河北河間 ), 遼兵損傷數萬, 仍不能克. 遂冒險南下澶州, 聲勢浩大, 然所過城邑, 多不能破.
此時, 汴京為之震動, 參知政事王欽若請真宗南幸金陵, 樞密院事陳堯叟請西幸成都, 唯寇準曰: "陛下欲了此, 不過五日耳". 請幸澶州. 真宗遂決定親征. 寇準為人, 豪邁奔放, 不拘小節, 平日縱飲豪賭, 但卻善斷大事.
遼兵既已孤軍深入, 宋兵遂排陣待敵, 於野戰中採守勢. 又以王欽若, 王超分守天雄, 中山, 形成遼兵之側翼威脅. 惟宋兵長於攻守城池, 短於機動野戰; 有論者以為, 終宋之世, 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剽悍騎兵而有野戰能力者, 唯岳飛耳. 結果, 兩軍正面形成對峙, 宋兵側翼又不敢主動出擊, 擾敵糧道. 北宋既無力滅遼, 遼亦不能侵宋, 以致雙方都有和意.
其次, "澶淵之盟" 做為中國歷代與外族 ( 或外國 ) 簽訂的第一個條約, 對北宋而言, 實在利多於弊. 雙方遣使議和前, 寇準主張, 應迫遼稱臣並獻幽薊之地. 但真宗鑒於兩國勢均力敵, 而宋之國防負擔沉重, 仍決意以歲幣議和. 兩國終以每年銀十萬兩, 絹二十萬匹達成和議. 以當時北宋國庫年收入銀九十萬兩, 絹一百六十萬匹, 錢兩千七百萬貫而言, 負擔並不甚重. 事後有朝臣上書曰: 所費不及用兵百之一.
而此約更為北宋帶來長遠的戰略利益, 宋遼兩國自此維持了一百一十餘年的和平歲月. 約成之後, 北宋得以裁減邊防, 復員歸農, 互通邊市, 以致北邊軍民得以免於兵炃, 安居樂業. 而人口不多的遼國專心於統一北方各族, 實質上成為北宋的緩衝. 日後, 北宋竟然聯金滅遼, 實為不智之舉.
至於寇準個人, 事後仍頗受真宗信任, 兩度拜相.
中國歷代以農立國, 先天上講求安土重遷, 求和避險. 北方遊牧民族, 人口雖遠為稀少, 但縱橫草原, 飄忽無常, 中土必須投以十倍之力, 才能確保不失. 爾今千年之後, 後人回顧這段歷史, 固可以記取前人教訓, 得到生活智慧; 但無論宋人, 遼人, 皆為吾等先賢, 實在不宜區分彼此.
2005-03-13 14:13:1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Manstein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