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甚麼是無名惑˙無名惑要如何解釋˙請教各位大大˙謝謝˙

2005-03-08 15:51:20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3 個解答

**我想你問的應該是[無明惑]*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指迷於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即障覆中道之根本無明,為一切生死煩惱之根本。以其不了一法界之微細煩惱,遂成法性之障。此無明惑,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僅菩薩能了知、斷盡,故又稱別惑。又此惑乃由於受界外生死而有煩惱,故屬界外之惑。別教菩薩從初地起漸斷此惑;而圓教菩薩則從初住起漸斷之,而證中道實相之理。

2005-03-08 22:05:29 補充:
我想你問的應該是[無明惑]...

2005-03-08 17:04:4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內容提要:天臺學說教義絕高及其教觀圓修之妙(顯法華之十如,行止觀之妙行)。古今共仰,天臺以法華為宗骨(如鳥身),開顯諸法的般若中道實相義,以摩河般若波羅密與大智度為觀法於指南,悟“本跡”二門之法而觀照內外,因以實相三千三諦之理為觀本,體用一如於心色二法修正中,故般若照明,了然朗達,法性如如。天臺禪觀法。又依般若空慧妙慧之資生方能一念觀其實相即空即假即中。天臺佛學的理論基石及緣起說的根本要義是立足於整個般若之上的。它將菩薩的悲智精神而發展般若正顯為三諦三觀三千之純圓獨妙,是般若思想菩薩精神之本跡互用互顯之如來大乘正法。天臺佛學的宗髓是般若。

  關鍵詞:天臺宗 般若 本跡 中道實相 一念三千 一心三觀 三諦圓融 性具實相 天臺佛學的思想基礎是般若中觀

  天臺宗教義絕高,天臺學說及其教觀圓修之妙,古今共仰,它是唯一的創自中土的宗派,對中國佛教諸學派的形成和發展起了先驅奠基作用。北齊慧文禪師開龍樹之道,從《大智度論》之“三智皆從一心中得”和《中論》之“因緣所生法”中頓悟一心三觀的妙理,立“一心三觀”之旨,創大成中道實相禪。可見其佛學思想基礎是般若系的中觀思想。門人慧思將《大品般若經》為基礎的一心三觀之觀法與《法華經》為基礎的法華三昧相結合,即將“般若”的遮詮妙智空觀與《法華經》開權顯實的諸法實相結合起來,立“定慧雙開”的圓頓之旨。天臺宗法,教判五時,八教之分“藏”、“通”、“別”、“圓”融合大小,在五時判教之末後一時,法華與涅盤並舉,蓋法華“開權顯實”“跡”“本”二門,雙輝互映,使“行”與“理”,同歸一轍。三德秘藏(法身、解脫、般若)乃天臺所皈依。

  慧思用《法華經》十如是之一的本末究竟解釋“為生與佛一如如,本末究竟無差別”的意義,是天臺宗所依用的。慧思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指出:明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三智,是以禪波羅密為根本的。禪波羅密的表現雖是千差萬別,但其根本是一,即於一念一心中俱足一切。《般若經》云:“權智易知,實智不易明瞭”。天臺宗依《妙法蓮華經》,唯以根本攝受。般若空有相融,而權實不二故。因實智難言,唯一心觀定,三諦圓融,方能觀諸法實相,故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般若經有二權一實之義,如“體空智、及但中智、並真空妙有智”,融貫般若之妙義。天臺宗依《法華經》前後二十八品列為“跡門三分”與“本門三分”。本跡二門雖似乎有異,但實究其理,則不思議一也:中道第一義觀之不思議境,即實相般若為二門神髓。本跡二門,乃權實之理。台宗施設觀心,先開方便之次第三觀,再會歸直達實相之一觀(不次第觀),從觀心上了義,則實智宛然,“觀跡門所說之事便達於本門之理”。

  智凱在繼承前人的思想上又對《法華經》深參證悟,提出“性具實相”論,與“一念三千”說,標誌著天臺佛學的形成與完善。天臺思想的重要性,在於將菩薩的悲智精神而發展般若正顯為三諦純圓獨妙,一念三千極說。是謂般若思想菩薩精神之本跡互用互顯之如來大乘正法。但如何才能得此般若悲願功德正法呢?

  《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此《法華經》。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與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諸佛護念,二者植種德本,三者如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這是天臺宗大乘主旨,“跡”“本”二門之滿分般若波羅密多,圓滿戒定慧三學,菩提心大悲願之具足般若,及“多跡”是用,“一本”是體,於“一體”門中,何妨“多跡”現相。法華四法和盤托出,廣大菩提心之般若悲願功德法門。其融戒定慧三學於一體,大悲、大智、大定從觀照上於實相上證得般若。法華兩重三分(本門三分,跡門三分),按本跡兩重義理,而釋教觀並弘。般若觀照之功,屬台家解行之核心功夫,般若既是天臺宗之脈絡又是宗髓,依般若開會法融通於一心而為三觀。天臺宗之所依之主要經論,《大品般若經》,即其中之一。

  天臺所依定之三法:教法---文字般若,行法---觀照與方便般若,證法---實相般若。台家依般若經盡虛融,天臺教觀與止觀之示教利喜,垂跡顯本而入大乘理體,本跡無殊,可堪稱如來之大法之喻也,及法華全實無權,如實顯本,故謂是以“實相三千三諦之理為觀本”,體用一如也。是時菩薩具四悉檀(世界、人、對治、第一義諦為四悉檀)之因緣,融內外事理之通化,六度萬行具足,此是台家教觀二門,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輔行相承。

  天臺宗一方面將龍樹疏釋的《般若經》的“三論”作為立宗的重要根據,另一方面又把《法華經》擇為立宗的宗經,把《涅盤經》判為與法華同等程度的經典,他們將兩者加以圓融而演出別具天臺特色的佛學思想,使“一切皆空”的印度大乘佛教的空宗,在中土發展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中國有宗”。羅什的高足竺道生孤發先鳴,上接般若,下開涅盤,把般若的真空與涅盤學的妙有調和的契合無間,而得出:“佛性即我即心”和“一切眾生,皆當作佛”的結論。這樣作為創立於陳髓的中國第一個佛教宗派,將“般若”和“涅盤”無礙圓融在一起。

  天臺佛學博大精深,玄通微妙,囊括萬有,包舉餘宗在佛法中直入圓教一乘,實具無上甚深的境域。天臺悟“本跡”二法而觀照內外,即從心色二法中了然朗達般若。荊溪大師的《始終心要》,寥寥二百餘言,實能概括全部的台教,且可處處見著般若的深深境界。為眾示開、示、悟、入之真知真見,使學人身心脫落,法樂常盈。素為本宗學者所推崇。

  《始終心要》云:“·······於是大覺滋尊喟然歎曰: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中觀者,破無名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也,非異時也,天然之理,具諸法故....... ”

  從《始終心要》研究可知:三觀由般若而起,三惑由般若而破,三智由般若而分,三德由般若而顯。“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正是般若的甚深境界:在真如平等的實相解脫的一真法界中,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般若一切境界,當下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菩薩與佛度化眾生是“無思普應”,如太陽普照一切。

  大乘的涅盤境中般若、法身、解脫三德具足。一念觀其實相,即空即假即中,而契合於般若無生圓明之不思議境。般若者,菩薩既斷所知障而入佛地,覺心微妙,無境不照;解脫者,菩薩既脫變易生死而入佛地,真體超絕,無果不盡;法身者,菩薩既為一切功德依而入佛地,自性清靜,無漏不除。涅盤就是無為般若,法身依般若為因,解脫既是般若之用。

  般若通因及果,而攝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實相般若為體,生而無生,是性德,是如來利人之實智也;方便般若為用,是無生而生,是修德,如來利人之權智也,依性起修,性修不二,寂照一如。

  荊溪大師說:“本宗以《法華》為宗骨,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法華》七卷二十八品,都是開顯著法的實相義,即般若的中道實相義。《大乘玄論》中有雲:“一乘之中,般若最勝,故法華經名般若波羅蜜”。《大品》與《智論》正是般若部的經與論。

天臺家法之旨要均立足於般若而3 開顯
  一念三千,一心三觀,三諦圓融構成了天臺佛學理論的特色。“性具實相”說,是智凱最後成熟的思想,是天臺宗佛學理論的基石,也是天臺佛學的緣起說,共同構成天臺家法之旨要。他們的根本要義是立足於整個般若之上的。

  性具實相說認為:法界本然,無須依持,心物無前無後,不縱不橫,即“一念三千”;在觀法上,作為能觀,假、空、中三諦雖三而一,雖一而三,即“三諦圓融”。一心三觀,既是超越於將空、假、中作分別觀之次第,而以此三觀同時發於一心,直接照見圓融三諦之理體,而同時共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於一心。智凱稱之為不可思議境,中道第一義觀。此亦即是般若之實相也。勝義離言的中道實相乃般若不可思議境。不思議一心三觀就是關於圓融三諦之般若實相的直接頓悟。一心三觀便即是圓妙觀心,是本性主體以其本具的般若實相之慧,也即一切種智,觀照其一念心所起之三千世界的即空、即假、即中。這一觀悟的圓成,便是一切諸法之究竟實相在本性主體自身的終極還原,返還直入實相般若。體認一切法無自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體認諸法無我、無所、寂靜、遠離。無生,滅,染,淨。空,無相,無願。實相之三諦圓融的本真狀態便即以其本身所是的樣示充分凸現于本心之虛靜的大明空覺。故智凱云:“以心觀心,由能觀心,有所觀境,以觀契境故,從心得解脫故。”心是能觀,亦是所觀,境緣心起,契境由心,觀既契境,便是解脫。

  智凱的“性具實相”說亦是以般若為其心髓要義。其一,他主張“無起”,無所依持,認為宇宙萬物森然本具,一切圓滿。其二,他主張心法不二,無前無後,不縱不橫,不生不滅,圓融無礙。其三,他主張境、觀、修都不分次第(分次第只是方便權說);性具實相即是一念三千的實相。“一念無名法性心”,是言心具有無明與法性兩個面相,這兩個面相都源自同一個心體。在與諸法的關係方面,智者說法是心具諸法,妄心固然具足諸法,淨心亦具足諸法。智者較著重前者,才有所謂一念三千的說法。

  一念三千:一念心與三千種境界同起同寂,起是作用,寂是不作用。實相般若是體是性德,生而無生。方便般若是用,是修德,無生而生。般若,方便不二,亦即是心、法不二。依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寂照一如也。在作用中,心與諸法同時生起,在不作用中,心與諸法同時寂滅。所以智者稱為“不可思議境”。證悟此般若境界的實踐修證,則是一心三觀的觀法:這包括一心為被觀與一心來所觀兩種法。前一種是就空假中三面來觀取一念妄心,後一種則以淨心為能觀,觀照對象的空假中三方面的面相。智者所提倡的觀法,是圓頓教的觀法,一心同時觀取空假中三相,即空即假即中。大般若經照明品第四十:摩訶止觀離般若沒有禪,可知天臺禪觀實緣實境,旨於般若禪觀法。《大智度論釋經》云:“非禪不智,非智不禪”。天臺禪觀法,以般若空慧:妙慧;一念三千之獨特觀法,顯有念與無念,云覺性在“觀成妄滅”之“即”法中,當體教下,當體自在;法性如如,是般若照明,“無所有法”之為那淨故。

  《摩訶止觀》卷五上論述十乘觀法之第三“善巧安心”時,智凱云:“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體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只指妄想悉是法性。以法性悉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是法性,無不法性時。”

  由此觀知,般若空,甚深緣起,是空而不空之真空,不空而空之妙有。為離兩邊,不住中之中道義。唯此智慧之眼能徹知諸法總相及別相,通達空有不二之理。般若體性空,般若妙智用,以般若性空之“實相”而起妙用之“實相智”,般若智用,是除三障而空五蘊,故《心經》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故能照徹諸法空相。因此天臺佛學中如果失去這雙般若慧眼的觀照,天臺學人將無法有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證,而入諸法實相,行證般若之空不空。只有依著智慧般若,通過圓頓止觀實修得法,才能成就法身,解脫、涅盤之德。

山家山外何須諍
  宋代,天臺宗分裂為山家山外兩派。以知禮為首的山家派在緣起論上主張“性具三千”,指責山外派“緣理斷九”。在觀心論上,山家派主張觀“妄心”,反對山外派只觀“真心”。諍論雖烈,卻始終沒有分出高下,千百年來還是一件懸案。若是用般若判他們,既然都依著三諦圓融的妙理和一念三千的觀法,又三諦三千又實都悉處於般若之故,何諍之有?山家偏重空觀,自然處處見著平等,真妄之間也就不起差別;山外偏重假觀,自然處處見著差別,色心之間也就不能平等。這是山家山外的病根分歧所在。不知,空觀即般若空的一面,假觀即般若的不空的一面。般若有空不空兩面,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謂為空不空。諸法的空相是般若的智體。空的背面所顯現的一切真空不空的淨妙智德----“般若”,才是三諦圓融與一念三千所要證取的終極目的。山家山外雖口裏說著三諦圓融,而實際上各偏執一邊,才因此起諍。若將般若仔細體認明了,從真修實證中見著三諦三千的根本,於一心中得,而立足在整個中道般若義上,就不會有起諍的事發生。

乘般若舟航入天臺緣起
  天臺佛學的宗髓,般若盡攝。天臺判教,五時敷演,般若為四時,是權盡顯實之終極時,四時教故云“般若之夕”。佛法以般若為重,因般若能生諸佛故。故依般若之開會法,融通於一心而為觀,智者大師獨具慧眼,則以實相三千三諦之理為觀體,演化有教有觀,顯法華之十如,行止觀之妙行。法無量心亦無量。一切法一性故,般若波羅蜜多一性;一切法究竟故,般若波羅蜜多究竟;此惟佛與佛乃能究盡。一念觀其實相,即空即假即中,相應般若空故,而後能無礙,而後能相入,而後能圓融,而後能便滿,而後能緣起,而後能修證。法界緣起相攝相入義,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義。由般若明一念三千之中道實相,三千諸法皆不可得有,亦不可得空,為“畢竟空”。故若識般若,則於緣起萬象能直下承擔,放下知見,直入清靜天臺緣起,並能成諸妙用而開度生方便。天臺以法華為宗骨,(如鳥身)摩訶般若波羅蜜與大智度為觀法於指南,更需助開大願大悲之悲情菩提心。然後佛法始得利樂人群於開、示、悟、入(法華於方便品)的大道前程,般若舟航,彼岸在望。無邊大乘法,微妙圓頓教,捨般若空慧妙慧之資生,將無從施為。

2005-03-08 16:26:3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瑋瑋 1 · 0 0

佛法博大精深,我這低俗小民豈敢妄解,只好將在網路上所找到的資料,整理如後...請參考《澳門佛教》第四十二期 佛 學 研 究天臺佛學的宗髓是般若----胡春業----http://www.macau-buddhism.org/42/42-3f.htm佛學天臺宗荊溪大師所著《始終心要》,寥寥二百餘言,實能概括全部的台教,且可處處見著般若的深深境界。  《始終心要》云:『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中觀者,破無名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也,非異時也,天然之理,具諸法故....... 。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真的不懂佛法,也不敢妄解,因為我看了這短短幾句話,心中已經無比惶惑了,一切隨緣,阿彌陀佛!

2005-03-08 16:22:4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愛貓的麵】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