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的栽培是何時?是哪一國人先開始栽種的?

2005-02-21 12:51:16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我要問的是[世界]...不是單指台灣喔!

2005-02-23 09:45:18 · update #1

2 個解答

稻作的起源問題,成爲近30年來國內外自然科學史學家、農學家研究關注的熱點。以往,專家、學者對稻作的起源意見分歧較大,隨著近年考古發掘的不斷發現,認識逐漸趨於統一。稻作起源:中國早於印度科學研究結果表明,栽培稻的祖先種是普通野生稻,普通野生稻的分佈是栽培稻起源的物質基礎,而考古發掘的史前稻作遺存,則是稻作起源的實物證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遺産研究室郭文韜研究員曾指出,要解決水稻的起源問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從自然條件上看,發源地必須具備水稻生長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並且有普通野生稻的分佈;二是這一地區的考古發現,無論從年代序列上,還是從文化譜系上看都具有連續性;三是這一地區發現的史前稻作遺存,在年代上應是最早的,並且在相近地區有相同類型的遺址不斷被發現。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著名遺傳學家瓦維洛夫,在肯定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的同時,認爲水稻起源於印度,中國的水稻是從印度傳入的。日本學者星川清親也認爲水稻栽培起源於印度;另一日本學者加藤將秈稻命名爲印度型、粳稻命名爲日本型,成爲當時國際上流行一時的說法。到了20世紀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遺址出土了大量距今七千年前的稻穀遺存,表明中華民族的祖先早已學會了栽培水稻,對此前有關稻作起源於印度、稻作起源于印度阿薩姆至中國雲南的說法是一個很大的衝擊。於是,國內外學者不得不改變看法,把目光紛紛投向中國的河姆渡。被列爲1989年中國考古重大發現之一的湖南澧縣彭頭山早期新石器文化遺址,發掘出土了經文物部門測定爲9100±120年的稻穀遺存,又將中國的稻作歷史推前了兩千多年,比印度當時出土的稻穀遺存早數百年乃至上千年。此外,距今一萬多年前的江西萬年縣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水稻的植矽石,以及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出土的栽培稻穀的果實,都是對中國是世界水稻的原産地之一的一個很好的證明。專家認爲,得出上述結論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那就是現今中國從東南的福建、臺灣到西南的雲南,向北到江西、南到海南都有普通野生稻的分佈。中國廣泛分佈的這種普通野生稻與中國種植的普通栽培稻的親緣關係很近,同具24條染色體,可雜交和産生可育後代。由此可見,中國稻作起源應該早於印度。稻作起源地:趨向多元說華南說是由已故中國著名農學家丁穎教授提出的。他主要以野稻在華南的廣泛分佈爲依據,並早在1949就提出“中國之稻種來源,與古之南海即今之華南有關”的見解。1957年他在《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一文中,再次提出“根據我國五千年來稻作文化創建過程,並由華南與越泰連接地帶的野稻的分佈和稻作民族的地理接壤關係,特認定我國的栽培稻種是起源於華南。另外,比較著名的學說還包括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嚴文明教授提出的長江下游說,原山西省平陸縣博物館館長衛斯等人認爲的長江中遊說,北京的歷史學者李江浙提出的黃淮流域說等等,這裏不再詳敘。“珠江上遊說”是1997年由廣西民族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覃乃昌在《壯族稻作農業史》一書中正式提出,他認爲珠江上游的壯族地區是我國栽培稻起源地之一。覃乃昌應用民族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對古今壯侗語涉及漢語與水稻有關的餱、、膏等幾十個漢字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後指出,壯語稱稻、米、飯爲“ ”、“餱”、“膏”,稱野生稻爲“ ”“ ”,將秈稻稱爲“ ”,稱粳稻爲“ ”,而這些都屬古漢字,如今雖已不用,但據《說文解字》所注,其義音都與新壯語稱謂相同。最早出現的 “膏” ,距今至少有7400年。根據語言發生學原理,事物的名稱是隨著這一事物的出現而出現的,有其物才會有其名。從這一觀點出發,認爲栽培稻很早就出現在壯侗語民族居住地區。另外,專家認爲,我國新石器時代出現的石磨盤、石磨棒,均與穀物脫粒和脫殼有關,從南寧地區貝丘遺址、桂林甑皮岩、柳州大龍潭等洞穴遺址出土的石斧、石錛、蛙刀、石磨盤、石磨棒等生産工具看,早在距今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世居珠江上游的西甌、駱越人的先民就已經開始了稻作農業。壯族先民:世界最早人工種稻的民族壯族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我國嶺南地區的廣西、廣東和雲南、貴州、湖南部分地區及越南北部,考古發現的大量古猿人遺址及化石,他們的體質形態與現代壯人的基本相同。經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多年研究,確認他們是壯族的祖先,而壯族又系古百越群族西甌、駱越支系的後裔。目前,中國發現有栽培稻物證遺存新石器時代遺址約七八十處,絕大多數分佈在江南百越民族生活的地區。從20世紀70年代,浙江河姆渡新石器遺址發現的至今7000年的稻穀,到1999年,在廣東英德市牛欄洞出土了人工栽培的水稻矽質體,經文物部門測定爲一萬年前稻的遺存,同年,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出土的一萬年前的栽培稻殼。而早在1963年,廣西邕甯、武鳴等地就出土了一萬年前的石磨盤、石磨棒等生産加工工具,與以上稻作栽培的時間相聯繫,說明這些工具,正是加工稻穀的工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陳久金研究員指出:“無論是浙江河姆渡、廣東英德、還是湖南道縣都是古越人的生存地,他們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進行人工栽培水稻的人,證明嶺南越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的民族”。

2005-02-23 10:15:2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台灣地區水稻種植發展史:

1641年 基督教的傳教士就開始在「佳里」教平埔族人種水稻。
1752年 後來鄭成功的軍隊,帶來了許多的米種,如紅米、烏米、茶米等。後來在高屏溪的下游,種出了一年可以有二次收成的「雙冬」水稻,使得這些「在來米」成為台灣開墾者的主要糧食。
1926年 甲午之戰,日本佔領台灣後,在台北市的「竹子湖」試種日本的水稻「蓬萊米」品種,其米質柔軟,米粒圓滑,產量較多。
1934年 嘉南大圳完工,提供更多的水種植蓬萊米,於是,蓬萊米逐漸地取代了在來米。
1967年 國民政府推出比蓬萊米早熟的二十天的「良質米」,其品質更較蓬萊米優良。
1990年 有機肥料取代化學肥料更推出「有機米」,以符合日漸所需的有機環保。

2005-02-21 13:05:5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