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1394 和 usb2.0 有什麼不同?請簡單說~
為什麼轉DV帶只能用 1394線呢?
是不是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功能不是都很接近嗎?
2005-02-18 04:47:07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電腦與網際網路 ➔ 硬體 ➔ 其他:硬體
忘了說
為什麼轉SONY PC350 DV帶只能用 1394線呢?
這才是我想知道的~
2005-02-18 07:51:23 · update #1
看到了~不好意思~
3q3q
火線是目前唯一支援數位攝錄機的匯流排。IEEE1394既可作為外部匯流排,又可成為內部匯流排使用,不過由於已經有了PCI這樣歷史悠久的匯流排存在,而且現在PCI正向64位過渡,各廠商並不願意做匯流排上的調整改動,所以市面上的IEEE1394是作為外部匯流排連接外設使用。
2005-02-18 07:52:57 · update #2
為了方便下載數碼相機記憶體中的檔,數碼相機和PC的連接有多種方式,常見的就是USB介面和IEEE1394火線介面。
USB與IEEE1394比較
兩者的傳輸速率不同。過去,很多人都會選用IEEE1394作傳輸檔用,因為其流量比USB1.1版本快百倍。USB的傳輸速率現在只有12Mbps/s,只能連接鍵盤、滑鼠與麥克風等低速設備,而IEEE1394可以使用400Mbap/s,可以用來連接數碼相機、掃描器和資訊家電等需要高速率的設備。而後來,推出了USB2.0,雖然有所趕上IEEE1394,但是火線的流量還可以增加至1G。
兩者的結構不同。USB在連接時必須至少有一台電腦,並且必須需要HUB來實現互連,整個網路中最多可連接127台設備。IEEE1394並不需要電腦來控制所有設備,也不需要HUB,IEEE1394可以用網橋連接多個IEEE1394網路,也就是說在用IEEE1394實現了63台IEEE1394設備之後也可以用網橋將其他的IEEE1394網路連接起來,達到無限制連接。
兩者的智慧化不同。IEEE1394網路可以在其設備進行增減時自動重設網路。USB是以HUB來判斷連接設備的增減了。兩者的應用程度不同。現在USB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個方面,幾乎每台PC主板都設置了USB介面,USB2.0也會進一步加大USB應用的範圍。IEEE1394現在只被應用於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方面。以下是幾種資料介面的列表比較:
USB介面詳細說明
USB的全名為Universal Serial Bus,中文為“通用序列介面”。它的特點就是將所有周邊裝置連接埠統一了,各種不同的插頭、插座都設計為統一規格,就不會產生哪一個裝置插頭要接在哪個連接埠的問題。USB是一新型介面規格,支援主系統與不同外設間的資料傳輸。是電腦系統接駁週邊設備(如鍵盤、滑鼠、印表機等)的輸入/輸出介面標準。現在電腦系統接駁週邊設備的介面並無統一的標準,如鍵盤的插口是圓的、連接印表機要用9針或25針的平行介面、滑鼠則要用9針或25針的串列介面。USB把這些不同的介面統一起來,使用一個4針插頭作為標準插頭。通過這個標準插頭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並且不會損失帶寬。也就是說,USB將取代當前PC上的串口和並口。
USB允許外設在開機狀態下插拔使用,USB具有易於使用、高帶寬、可接多達127個外設、資料傳輸穩定、支援即時聲音播放及影像壓縮等特點。目前在國內市場可以見到的USB設備主要有掃描器、數碼相機、印表機、集線器和外置存儲設備等。
為何要使用USB呢?PC機有限的I/O插槽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外設需要;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普通用戶難於選擇合適的資源和完成複雜的安裝工作。因此,簡化外設擴充方法,使之方便易行便成為各個PC 機廠家面臨的重大研究課題。在這個背景下,Microsoft公司於1994年提出了即插即用(Plug & Play)方案,這種技術解決了用戶選擇資源的困難,由系統自動設置,但新外設的安裝仍然相當麻煩,而且外設擴充數量的問題也沒有解決。因此,在1996年召開的面向PC機硬體技術工作者會議上,Compaq、Intel和Microsoft三家廠商提出了設備插架(Device Bay)概念。USB就是設備插架的一種規範。在USB方式下,所有的外設都在機箱外連接,連接外設不必再打開機箱;允許外設熱插拔,而不必關閉主機電源。USB採用“級聯”方式,即每個USB設備用一個USB插頭連接到一個外設的USB插座上,而其本身又提供一個USB插座供下一個USB外設連接用。通過這種類似菊花鏈式的連接,一個USB控制器可以連接多達127個外設,而每個外設間距離(線纜長度)可達5米。USB能智慧識別USB鏈上週邊設備的插入或折卸,USB為PC的外設擴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現在的USB分兩種版本,1.1和2.0,前者的理論傳輸速度是12MB/秒,後者的傳輸速度是480MB/秒。
IEEE1394介面詳細說明
IEEE1394匯流排是一種目前為止最快的高速串列匯流排,最高的傳輸速度為400Mbps/s。對於各種需要大量帶寬的設備提供了專門的優化,介面可以同時連接63個不同設備,IEEE1394同USB一樣,支援帶電插撥設備。IEEE1394支持即插即用,現在的WIN98 SE、WIN2000、WIN ME、WIN XP都對IEEE1394支援的很好,在這些作業系統中用戶不用再安裝驅動程式,也能使用IEEE1394設備。
火線(IEEE1394)支援的傳輸速率有100Mbps,200Mbps,400Mbps,將來會提升到800Mbps,1Gbps,1.6Gbps。不需要控制器,可以實現對等傳輸,最大連線4.5米,大於4.5米可採用中繼設備支援,同樣支援即插即用。火線是目前唯一支援數位攝錄機的匯流排。IEEE1394既可作為外部匯流排,又可成為內部匯流排使用,不過由於已經有了PCI這樣歷史悠久的匯流排存在,而且現在PCI正向64位過渡,各廠商並不願意做匯流排上的調整改動,所以市面上的IEEE1394是作為外部匯流排連接外設使用。
它的缺點主要表現於兩個方面:應用少。現在支援IEEE1394的設備也不太多,只有一些數碼相機與MP3等一些使用高帶寬的設備使用IEEE1394。其他的設備其實也用不了那麼高的帶寬。IEEE1394匯流排需要佔用大量的資源,所以需要高速度的CPU。
2005-02-18 05:33:1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201409150.pixnet.net/blog
2014-09-17 08:20:3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英 文: IEEE 1394
台 灣: IEEE 1394介面
大 陸: IEEE 1394接口
修訂時間: 2000/3/23
1992年由蘋果電腦主導開發出1394介面,1995年由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將它定為業界標準。IEEE1394傳輸速度為每秒400Mb,萬用串列匯流排 (USB ) 的傳輸速度則為每秒12Mb。由於傳輸速度愈快,愈能連接訊號傳輸量大的周邊產品,像是掃描器、數位攝影機、數位相機等。電腦與周邊產品廠商為滿足日益增加的傳輸量需求,多半都已著手開發支援IEEE 1394介面的產品,包括微軟、蘋果電腦、新力、康柏、德州儀器、飛利浦等大廠。
據Cahners In-Stat表示,到了公元2002年,IEEE 1394介面將會成為480萬台數位電視(DTV,包括解碼器/機上盒)的內建設備,並有超過4,000萬項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採用IEEE 1394介面。
業界人士認為,IEEE 1394雖然擁有極高的傳輸效能,但是由於價格過高,而且支援1394的周邊產品還不夠普及,所以短期發展仍然有限。不過一待市場成熟,1394會是未來資訊產品的主流趨勢。
英 文: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台 灣: 萬用串列匯流排
大 陸: 通用串行總線
修訂時間: 2000/4/6
USB被冠上「萬用」,是因為它具有能夠連接任何周邊設備與電腦主機的功能。
過去使用電腦的人,想要使用印表機、掃描器等周邊產品,甚至是鍵盤 (Keyboard ) 、滑鼠等電腦標準輸入設備,都必須在電腦主機背後與周邊設備間,連上多條訊號連接線。由於USB介面具有將多項周邊產品連接在一起的功能,能省去電腦主機背後一大堆連接線糾纏不清的困擾。
1996年USB推出後,由於周邊晶片 (Chip) 與作業系統 (OS ) 未給予充分支援,直到1998下半年,微軟Windows98與美國蘋果公司(APPLE)推出的使用單一USB介面的iMAC推出後,USB介面才算真正進入大眾市場。
USB的規格是由英特爾、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IBM ) 、Microsoft、Compaq、Northern Telecom與DEC等全球電腦資訊大廠共同制定出來的傳輸標準,USB可分12Mbps的高速傳輸模式(Full-speed)與1.5 Mbps的低速傳輸模式(Low-speed)兩種,在高速模式下的資料線長度為5公尺,低速模式則只有3.5公尺。此外,使用USB作為資料 (Data) 傳輸介面的周邊產品,都具有隨插即用 (PNP ) 及熱插熱拔 (Hot insertion, hot swapping ) 等相當便利的功能。
由於初期USB是針對中低速設備而設計,如監視器 (watchdog) 、掃描器 (Scanner) 、數位攝影機等,對於需要高速傳送資料的周邊設備並不適用,如硬碟機、高倍速光碟機等。目前USB將走向200 Mbps的高傳輸速率,從中低速周邊應用延伸至高速周邊領域,擴大使用領域。
2005-02-18 05:39:5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