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地區為何會有七堵,八堵,這些地名?堵的原意是?
2005-01-16 20:56:28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社會與文化 ➔ 其他:社會與文化
堵,古為防禦之土牆;一丈謂之板,五板謂之堵。基隆市有五堵、六堵、七堵、八堵,那九堵呢?
早期漢人在此區域的聚落,因基隆河流到此段為彎彎曲曲的河道,成為一個個封閉的聚落,自然形成一堵一堵的天然河川屏障,可以防堵外來的侵略。八堵往基隆方向有座獅球嶺,形成一座更龐大的堵,所以就沒有九堵地名出現。
獅球嶺山系為基隆水系分水嶺,北為基隆港,南為基隆河。早期開發基隆時,市港區為福建漳州移民多居此,基隆河流域聚落為福建泉州移民。清咸豐三年(1853年),在拓墾過程中,先民為爭土地、水權問題,發生漳泉械鬥,死傷百餘人,為基隆寫下一段哀怨的開拓史。
歷史險些重演
漳泉械鬥後,歲月如梭,眨眼一百五十年過去,歷史差點重演。
民國九十年九月,納莉颱風橫掃北台灣,帶給基隆驚人的豪雨,一夜之間累積雨量近千公釐;政府花費百億元整治基隆河的防洪工程,不堪一擊,造成嚴重災難,死亡八人、失蹤三人、受傷百餘人。
八堵上遊貨櫃場管理不當,被洪水沖散四百多個貨櫃,漂流到八堵,沖斷八堵鐵橋,也堵塞基隆河道,使河水暴漲到八中里,重創八西、八中兩里;沒想到洪水竟然從縱貫線鐵路竹仔嶺隧道灌入仁愛區南榮河,再流入基隆市區。不幸基隆又碰到大漲潮,海水倒灌,市區遭洪水淹沒半層樓高,成了水鄉澤國,滿目瘡痍,廟口一帶黃金商圈,損失約二億元,估計每家店面至少損失二百萬元,十幾年打拼毀於一夕,真是欲哭無淚,無語問蒼天。
完美的雷馬遜
民國九十一年七月,雷馬遜颱風即將逼近台灣,仁愛區居民餘悸猶存,要求市政府把竹仔嶺隧道口堵住,做防洪牆以防基隆河水再度灌入市區。然而暖暖區居民卻怕河水暴漲時無洩洪道,會造成八中、八西里居民更大災情,多年來的水患更無法解決,暖暖居民因而強烈反對封閉八堵鐵路竹仔嶺隧道。
一百五十年前因水權問題發生漳泉械鬥,一百五十年後因水患問題,真怕嶺南嶺北兩地居民,在防災過程中擦槍走火,造成流血事件。
兩區居民手心手背都是肉顧此失彼,真難為市長大人。鑑往知來,幸好在地方人士及公部門努力調解下,算是順利完成防洪閘門的工事。真是託天之福,「完美」的雷馬遜颱風,輕掠過東北角沿海,基隆未釀成災害,解決兩地居民的紛爭,又帶來大量及時雨,解除北台灣旱災。
以堵防災?
基隆河整體防災工作,颱風來時再用「堵」來解決問題,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有待公部門積極配合早日完工,那麼一年比一年嚴重的水災,才能徹底解決。
自古有明訓:治水宜疏導、忌防堵。君不見今日之「堵」何其多!有地下水道內泥沙垃圾積成的堵、居家門口用沙包堆成的堵、河道中貨櫃疊起的堵、河畔用太空包(內放大小石頭)堆建的堵、隧道口用大石塊堆置的堵、基隆河兩岸用水泥建成長城堤防的堵……。
今日之堵可延年益壽嗎?基隆河水患可以消弭嗎?市民可平安渡過接下來的颱風期嗎?……唉!想太多了!還是繼續去尋找千奇百怪的堵吧!
2005-01-16 21:29:2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