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靖國神社是什麼時候建立低ㄚ
又為啥日本要建靖國神社勒
.................................希望各位多多給我解答喔

2005-01-07 11:26:28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5 個解答

靖國神社──為侵略戰爭呼風喚雨孫東民         日本的靖國神社,因地位怪異,又因祭(示巳)著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的牌位,常有日本政要參拜,傷害亞洲各國人民的感情,成為一個十分敏感的國際問題。近日,又因日本新首相小泉聲言要以首相的身份“正式參拜”而格外受到注目。    靖國神社建在東京的九段,占地近10萬平米,成條形。這個神社有圍牆與外界相隔,中間被一條小路阻斷為前后兩部分。院前立一巨大牌坊(日本人稱“鳥居”),多植樹木﹔后院有拜殿等主建筑。前后院之間的路旁有一對30年代建的展示帝國軍人“武功偉業”的石塔,上有表現“皇運進展”、“鏖戰奮進”的浮雕,16面浮雕中有10面與侵華戰爭有關,又是“奉天入城”、又是“占領南京”,令中國人不堪入目。在院內的一側還有個陳列館,稱“游就館”,陳列日本自明治維新到二戰結束為止的戰史,為侵略戰爭歌功頌德。透過日式牌坊,飾有菊花徽記的白幔在拜殿前低垂,陰森中透出一股殺機。    靖國神社原稱“東京招魂社”,建于1869年6月。起初是祭(示巳)日本軍人的場所,為明治維新時期內戰中死去的數千官兵“招魂”而建,1879年改稱現名。日本的神社是神道祭(示巳)神靈的所在,神道認為“山川草木皆為神”。靖國神社與一般神社不同,它的祭(示巳)對象是死在戰場上的軍人,靖國的“靖”,意與“安”同,“靖國”即“安國”。    在近代歷史上,靖國神社的名字是與戰刀和征伐相聯系的,折射著日本從封建武士社會向封建軍事帝國主義發展,走對外侵略的道路,最后走向破滅的軌跡。明治維新后,日本的為政者們把天皇崇拜與神社信仰一體化,神道變為“國家神道” ,靖國神社逐漸取得了國家神社的顯赫地位,變成由國家護持(管理)的、“超宗教”的祭(示巳)活動的場所。在上個世紀,特別是在三、四十年代日本法西斯勢力最為猖厥的時期,靖國神社完全變為軍國主義愚弄和籠絡日本國民感情的工具,參拜靖國神社不是宗教行為,而是表忠。出于對外侵略擴張的需要,軍國主義者們編制了種種廉價的神話,用“靖國思想”換取士兵在戰場上的武勇,它要兵士們相信效命沙場如櫻花飄落,其魂可在靖國神社內找到歸宿,作為“靖國祭神”萬世不滅,受人景仰。可悲的是,無數上當受騙的士兵,正是在謊言和神話煸動下被驅趕到戰場,向中國和亞洲人民揮舞起屠刀,又在“重逢靖國”的口號下曝尸于異國荒野,變為孤魂冤鬼。供在靖國神社里的246萬多亡靈,其中有210萬死于二戰。應該說,這些當年被趕上戰場的普通士兵首先是加害者,同時也是軍國主義的受害者。一些人把死者捧為“英靈”的把戲,實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是現實的需要。    多年來,靖國神社一直是日本極右翼勢力用來為軍國主義招魂、為侵略戰爭翻案而呼風喚雨的“法寶”。雖然在日本戰敗投降后,美國占領軍當局于1945年12月發布廢除國家對國家神道、神社神道進行護持的指令,靖國神社漸次失去昔日的顯赫,只作為民間的宗教法人團體而存在。但在靖國神社供奉的戰爭亡靈的靈牌依然保存。軍國主義的遺老遺少們一直沒有終止力圖東山再起的活動,為尋找把甲級戰犯的亡靈“魂歸靖國”的時機日思夜想。1978年,靖國神社利用舉行秋祭的機會,終于把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等14名甲級戰犯的亡靈,以“昭和殉難者”的名義偷偷弄進靖國神社,在為實現既定目標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實現日本首相的正式參拜。    政府首相正式參拜靖國神社是違憲的,但長期以來右翼勢力處心積慮要沖破這一禁區。戰后的日本憲法規定,任何宗教團體都無權接受國家特權,國家及其機關不得參與宗教活動。為了搬掉憲法的障礙,50年代以后,右翼勢力不斷施加壓力,要求國會把靖國神社重新由國家護持。日本遺族會、軍恩聯盟、自民黨報答英靈議員協議會等團體打出了“非宗教論”,說靖國神社只是形式上的宗教法人,實際上不是宗教,首相參拜為國戰死的軍人不算宗教活動,不違憲法。從60年代起,自民黨先后多次向國會提出以實現由國家護持為內容的《靖國神社法案》,但因遭到社會輿論和在野黨的強烈反對而沒有得逞。    日本的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并非始自今日,只是不明確是公是私。1975年8月15日,在日本戰敗投降后30周年之際,當時的首相三木武夫原想以“自民黨總裁”的身份前往參拜,后權衡再三,決定以私人身份前往。除在8月15日這個特別的日子之外,歷屆日本首相(池田勇人除外)多數在春秋兩次“大祭”時以私人身份前往。中曾根康弘執政期間,打出了沖破禁區、“實行戰后政治總決算”的口號。早在1983年8月,中曾根就以總理大臣的名義進行了參拜﹔1985年的8月15日,中曾根在出席政府舉行的“全國戰歿者追悼會”后,又率內閣成員進行“正式參拜”。這種向被侵略的國家和人民示威的行為,極大地刺傷了中國和亞洲各國人民的感情,理所當然地遭到國內外的強烈抨擊。懾于國內外的壓力,近几年日本首相中止了參拜,而大臣們的參拜卻末見收斂。    人們看到,盡管二戰結束已半個多世紀,日本有些人至今還在美化侵略而不受懲治,這也與當年美國的對日占領政策有關。在對日占領初期,美國雖然也采取過民主化措施,軍國主義勢力受到打擊,一些為禍亞洲、惡貫滿盈的甲級戰犯被遠東軍事法庭處以極刑,但清理得極不徹底。當年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各國的直接受害者沒能對戰犯徹底審判、失去直接追究侵略責任的機會。在美國把日本經營成反共“防波堤”和橋頭堡的政策下,日本軍國主義未受到認真清算,不少戰犯消遙法外,有的則重返政壇,執掌權力。至今,反對侵略戰爭的正直之士受到打擊,歪曲歷史,為侵略翻案的勢力反而大行其道。日本社會右轉的傾向,足令一切愛好和平之士為之擔憂。    靖國神社登記的是一個宗教團體,但卻散發著軍國主義的刺鼻霉味,大有“秋后算帳”的味道。這里平日冷冷清清,普通市民一向敬而遠之,除了几個“報答英靈之會”之類的成員在那里發發傳單,宣講“解放亞洲”,要人們報答“英靈”等陳詞濫調外,一般市民不予理會,但每到春秋大祭、8.15“終戰日”,卻少不了遺老遺少們的表演。這里聚集著的是著舊軍服、跨東洋戰刀的“皇軍”,打的是書有“北支派遣軍步兵第××連隊”之類的戰旗,有高喊“大東亞聖戰”舊軍人團體,有列隊向“英靈”敬大禮的新生少壯,當然還有拉選票的政客等“精神遺族”,時光在神社內如同又回到了日本戰前,足令不知侵略戰爭為何物的人們眼界大開,也使日本的正義之士為這些精神垃圾的存在羞愧難當。看到此景,才真正覺得日本民族要真正清算過去,使反省侵略成為全民族的共識,仍然任重道遠。    如何對待民族的歷史關乎一個民族的復興與未來。正確對待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的那場侵略戰爭,也是發展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不只是一個是否違憲的的問題。日本首相正式參拜靖國神社的行動,體現了日本政府、日本國如何認識歷史的總體意志,無疑也是對曾經深受日本侵略之害的亞洲各國人民一次極大的精神剌傷,是在向受好和平的人們的公然示威。 人民網 2001年5月17日

2005-01-07 12:05:2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6 · 0 0

二戰後,日本天皇每年都要參拜靖國神社,自從甲級戰犯靈位進入神社後,據侍衛長的回憶顯示,裕仁天皇可能因為不滿神社供奉二戰甲級戰犯,故自1978年後再也沒有正式參拜靖國神社。
現日本平成天皇明仁自1989年即位以來未參拜過靖國神社。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7/20/content_4861379.htm

2006-08-29 22:58:5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pbtdkg 4 · 0 0

從宏觀的高度看待人類千百年來的行為, 會覺得其可笑, 但是為了不讓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我們不能忘記在歷史上有這件事情的發生, 只是要小心不要讓有心人士挑起情緒

2005-01-10 14:11:2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阿偉 2 · 0 0

以我本身主修歷史的經驗 無論是以中國人意識 或是日本人來解釋二次大戰相關歷史 都是較偏激 失真

2005-01-09 19:47:51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日本的靖國神社是明治維新後誕生的。明治2年(1869年)爲了紀念在維新運動中死難的烈士,在東京建立了“招魂社”,因爲在日本獨有的宗教“神道”中,相信人死後靈魂依然存在,神社就是死人靈魂的住所。明治12年正式命名爲“靖國神社”,從此靖國神社成爲日本爲國家犧牲殉難者,即所謂“護國英靈”的靈魂聚集地,每年接受以天皇爲首的政府官員的祭拜。  1945年日本戰敗後,盟軍發佈了禁止政教合一的政令,靖國神社脫離了與國家的關係,成爲一個獨立的私營法人宗教團體。但靖國神社和一般純宗教的神道廟宇(神社)不同,仍與國家和政治有非常緊密的聯繫。

2005-01-07 11:29:28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