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圍棋這項運動在亞洲各國有哪些國家常舉辦國際性的比賽呢?
還有在台灣最高榮譽的比賽是什麼?
知名的人物有誰?
[千萬別說是近藤光阿= =]
謝謝您的回答!!^^

2005-01-07 07:37:38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漥楷石 6 in 遊戲與休閒活動 棋類遊戲

回答的答案請依標題,切入主題唷``謝謝

2005-01-09 12:18:22 · update #1

3 個解答

目前我所知道的國際性圍棋世界大賽
日本主辦: 富士通盃,豐田盃
韓國主辦: 三星火災盃, LG盃
大陸主辦: 春蘭盃
台灣主辦: 應氏盃,中環盃
以上均為個人賽制,慢棋

其他國際賽: 亞洲盃快棋賽,亞洲盃團體賽,農心辛拉麵盃三國擂台賽(大陸,日,韓)

2005-01-10 13:26:21 補充:
補充一下,目前台灣職業棋賽不多,較大的比賽是天元盃和棋院盃.
目前台灣唯一的九段是周俊勳,其次是七段林聖賢,林至涵

/taiwango.org.tw/news_Index.asp

2005-01-10 08:17:5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進哥 7 · 0 0

林海峰

2005-01-07 19:40:1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晴天娃娃 6 · 0 0

圍棋是一種為對手而存在的游戲。這一點﹐和像棋沒有什麼兩樣。棋手的一切構思﹐是在為對手而設計﹐一切喜悅和煩惱﹐都是因對手而產生。雖然圍棋是隱秘的“交談”﹐但是﹐自己的一切弱點﹐都是對手用棋一一指出的。棋是有客觀的競爭的原則的﹐但是﹐要能體現原則﹐卻是要由棋手和對手共同來操練的。     在兩人分別上山下鄉之後﹐聶衛平打聽到程曉流也在山河農場﹐竟在一個冬天﹐從自己的四分場﹐沿途搭車﹐行一百多華里﹐來到農場的另一角落九分場﹐去和程曉流下一盤棋。如果沒有在黑龍江和他們一樣度過這不平常的歲月﹐我是不會想象這一盤棋﹐是這樣的珍貴。冬天﹐出門是一件多麼不易的事情﹐即使是晴天﹐也在零下10度左右﹐坐在顛簸的拖拉機後斗上﹐一會兒雙腿就凍硬了。又不是回家探親﹐所以出門是得發一個狠願才行的。   記得﹐台灣的學者沈君山喜歡說﹐聶衛平是在遼闊的東北原野上﹐以“黑幫子女”的身份﹐坐在炕上﹐用左腦和右腦下棋。我想﹐聶有鑽研的精神是不奇怪的﹐更何況當時他的棋子已經在武鬥中被當作“武器”﹐灑了一地。但是這或許還是在打譜﹐而不是在下棋。如果沒有試譜﹐也僅是一種棋的模擬﹐就像當今棋手在備戰中常常在做的那樣。對於聶衛平這樣有強烈的求勝心的人﹐一切能分出勝負的活動﹐都希望是自己能夠勝利。這樣的“自己和自己”下棋﹐肯定不會過癮。真正下棋的誘惑力是何等強大﹐這使聶衛平能在大冷天去找程曉流。而後來他決計離開農場﹐回到北京﹐上“三通用”去找陳祖德等“七君子”下棋﹐也是為了去尋找對手。   不能設想﹐沒有對手圍棋能夠存在。就像戰爭﹐沒有對手的戰爭是不可思議的。   上海的教練邱百瑞和謝裕國在他們的圍棋班中﹐經常研究的是為孩子們找對手。他們在教棋的時候﹐不僅在教孩子棋理﹐而且還教會他們尋找對手下棋。現在﹐“下指導棋”﹐是一些教練的主要的辦法﹐邱﹑謝在自己的棋班中也下指導棋﹐但是更讓孩子們自己互相下棋﹐然後﹐給孩子們評定“級”﹐從60級開始﹐向 1 級攀登。這是教練對孩子們最初的“對手”教育。他們的心得是在孩子當時的水平之上“一點點”的棋手﹐是最好的對手﹐這樣對孩子的教益最大﹐“班門弄斧”在圍棋上不是一個貶義詞。一個孩子﹐永遠有好對手﹐他將會成為一個好棋手﹐這正是圍棋給他們的教育之一。   常昊就是在這樣的“對手”的教育中成長起來的﹐最早﹐他的對手是比他早學棋4個月的圍棋班中的“同學”﹐兩個“小姐姐”﹐她們從讓常昊11子開始下起﹐一直到讓不動為止﹔後來﹐是他的教練邱百瑞﹔再後來﹐就是他的新教練邱鑫﹑吳玉林……在這期間﹐他的教練﹐他的母親﹐為他請到了幾乎可以說是“無數”的好手磨練﹐這樣﹐他走上了棋手的道路。今天﹐在常昊出戰世界名將比賽的觀戰席上﹐偶爾也會聽到有人很自豪地說﹐他在多少年前和常昊下過棋﹐那時常昊只有幾歲。   尋高手下棋﹐弄斧到班門﹐這正是圍棋的進步之階。   黃龍士和徐星友曾下了十盤棋﹐集成棋譜名叫“血淚篇”﹐這時﹐黃龍士的水平是國手﹐而徐星友的水平已經是“二手”。兩人的水平相差約有二子﹐黃龍士故意壓徐星友成三子﹐對這一點﹐有人認為這是黃龍士在貶低徐星友﹐徐星友對此耿耿於懷﹐三年不下樓﹐以後又暗害黃龍士﹐使這位棋界天才早早地離開了人世。但是另一種記載是﹐在下這十盤棋的時候﹐雙方十分用心﹐“新奇突兀﹐乃所未有”。這樣的十盤棋下完﹐對徐星友的幫助極大﹐成為國手﹐清朝圍棋評論家鄧元穗說﹕“可見心機愈逼愈妙﹐抑之者正以成之也。”   中國的九段棋手馬曉春說﹐他並不忌諱輸棋﹐認為所有的下棋經驗是輸棋來的。在90年代初﹐中國棋手在日本名棋手小林光一面前顯得十分沒有辦法。一度馬曉春也是這樣。馬曉春對小林光一的個人比賽﹐在中日名人和天元對抗賽上﹐一度連輸了八盤﹐幾乎失去了信心。馬曉春的棋風和小林光一相近﹐但在各方面都較小林光一要弱一點。是在連續不斷的輸棋的過程中﹐馬曉春一點一點變強了﹐以至最後戰勝了小林光一﹔而他一旦戰勝了小林光一﹐就很少會輸給小林光一了。馬曉春成了世界冠軍之後曾說﹐他忘不了小林光一﹐他輸給小林光一的那些棋﹐都是他的教材。   有論者說﹐如果吳清源少年時代沒有到當時世界圍棋水平最高的日本﹐他的棋藝能否到後來的高峰﹐是沒有把握的。而在中國的一些地方﹐圍棋的水平高下﹐是和當地有多少職業和業餘棋手的數量成正比例的。人才輩出﹐人才叢生﹐是一個圍棋的規律﹐這可以從“對手眾多”這一點上去考慮。   每一個圍棋大發展的時代﹐都是圍棋的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如果一個國家的圍棋﹐安于現狀﹐抱著“勝固可喜﹐敗亦欣然”的態度﹐這個國家的圍棋怎麼能發展起來呢﹖

2005-01-07 07:46:5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