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聽說會,有人知道答案嗎?請順便解釋一下。

2004-12-17 17:00:42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科學 天文與太空

7 個解答

答案是肯定是會的。

根據「多普勒」效應,清楚知道聲音的變化:

【聲音離你遠】─ 當聲源離你遠時,你會感覺聲音的音階較為低,是因為波長比較長,而聲音也會比較小聲,則是因為波數少。
【聲音離你近】─ 當聲源離你近時,你會感覺聲音的音階較為高,是因為波長比較短,而聲音也會比較大聲,則是因為波數多。

科學家─哈伯根據多普勒效應原理,發現光波(或是光粒子),也有這種特性,而在宇宙星球中發現,他發現:
第一年→某恆星所發出的光在光譜上所有的吸收線較偏藍
第二年→......
第三年→......
第 n 年→與第一年相同的恆星所發出的光在光譜上所有的吸收線較偏紅
以上這種現象稱為「紅位移」現象,是表示光波離我們近時,光譜偏藍,而離我們遠時,光譜偏紅,由此現象很明顯看出這個恆星離我們愈來愈遠,也就表示宇宙愈來愈大。

2004-12-18 08:12:3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lian 7 · 0 0

這個以大爆炸學說來說比較清楚。大爆炸後,所有的星體物質向外急速擴散,由於宇宙中的摩擦力趨近於零,所以擴散幾乎不會停止,也就是說會不斷膨脹---但這僅止於有星體部分的宇宙,如果泛指宇宙的所有空間的話,因為它本身是無限大《它本身就是三度空間,這已經是無限大了》,所以根本沒有大小的問題,這純屬定義上的差別。

2004-12-22 22:41:2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kelokelokant 6 · 0 0

由國際48位天文學家共同合作的超新星檢測宇宙論計畫(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SCP),日前發表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藉由哈伯太空望遠鏡研究11顆新發現、距離相差很多(紅移值0.36~0.86)的Ia型超新星(右圖為其中之一),他們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膨脹中,與1998年的研究結果類似,並由膨脹的加速度估計出暗能量(dark energy)可能佔了宇宙中所有能量與物質的75%,比之前理論預測的70%還多。此外,從超新星缺乏星際紅化(interstellar reddening)的現象來看,他們前述所得的結果並不會被因超新星所在星系所造成的星際吸收(interstellar absorption)影響而造成結果有誤。而對宇宙論學者來說,最有趣的莫過於他們大致取得了暗能量的狀態方程式(equation of state,即暗能量作用於每單位密度上的壓力),讓他們得以「算出」到底暗能量是什麼;其中, "w = –1"的精確度達25%以上(w為狀態方程常數,-1表示為負壓力,一般物質或輻射的壓力都是0以上的正數),代表愛因斯坦當初所提由時空自行衍生的的「宇宙常數」 正確性日益提升,而反對新近提出暗能量其實是某些存在「負向重力(negative gravity)」的真實物質的觀點。這個報告將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中。

Ia行超新星向來有「量天尺」之稱,因其爆發時的最大亮度似乎均相同,因此由此可換算出它們所在星系的距離,且因超新星亮度頗高,距離非常遙遠的星系也可應用此原理。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好處,就是它避開了地球大氣的消光與擾動,因此可以取得非常清晰的超新星影像與資料,同時可以此檢測超新星所在星系的消光情形。因超新星經所在星系的灰塵與氣體等的吸收或散射作用會使超新星的光譜有減光及紅化現象,就像是夕陽因穿越較厚、灰塵較多的大氣層,使得太陽較暗、較紅一樣,故可能會使天文學家錯估星系的距離。但藉由精密的紅藍光光度檢測,可以篩選出超新星的光譜究竟是紅化的結果(上圖下),還是單純的因距離太遠而造成的減光(上圖上)。觀測結果顯示:無論距離遠近,這些超新星都沒有異常紅化的現象,所以藉由超新星亮度計算出的星系距離應不致有太大誤差;但超新星的亮度卻比原本預期的亮度還低,表示星系的距離比原本預期應該所在的位置還要遠—意即:宇宙在加速膨脹中。

而在我們所知的物理中,重力只有「吸力」,而沒有「斥力」。有些天文學家認為,會造成宇宙加速膨脹的原因,並非暗能量的存在,而是一些普通物質,只是這些物質的重力是「斥力」所造成的。SCP反駁了這樣的理論,他們認為所謂的「斥力」來自於有「負壓力」的暗能量,並非一般物質,而且暗能量可能佔了宇宙所有物質與能量的75%,大家所熟悉的一般物質則只佔了25%。SCP及其他類似的研究團體,目前正在計畫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及其他太空望遠鏡繼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希望藉由更多超新星的研究,能發現暗能量的真實面貌。

2004-12-19 07:10:4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不禁風 2 · 0 0

我們人類所處的宇宙,依照天文學家由各種觀測所得的認知,是大約在150億年前,從霹靂一聲「大爆炸」中所誕生的,自此宇宙就開始劇烈膨脹,溫度也迅速降低,並逐漸形成了各個銀河系與恆星,當然也包括我們的地球及人類。
有趣的是,宇宙中物質含量的多寡,也決定了空間的性質:物質含量較多而重力較強時,則空間會扭曲而形成封閉狀態;如物質含量減少,則空間扭曲情形也會減弱,但如剛好與宇宙膨脹取得平衡,就會成為平坦的空間。

宇宙會永遠膨脹下去嗎?遙遠的未來會不會再度收縮而形成「大崩陷」?真象究竟如何呢?好像是個永不能解的謎!然而拜科技之賜,就在二十世紀即將結束之時,我們對此可說已找到了答案!

美國太空總署、國家科學基金會以及能源部,於1998年12月29日,在南極上空拖放了一枚攜帶著高靈敏的氦氣球,上昇到四十公里的高空,拍攝到一系列所謂「宇宙微波背景」的照片,顯示出大爆炸後餘熱的模糊影像;在經過電腦處理後,可以看出一小片天空中佈滿了冷熱不均的斑點,每個斑點的直徑都有好幾兆哩。

由於這些所拍攝到的影像都相當於宇宙誕生後僅「三十萬歲」的「幼齒」年代,因此天文學家就利用冷熱不均所呈現的溫度差異,分析推演出宇宙誕生和擴張的各種模式,同時這也提供給科學家探究宇宙自爆炸後如何發展至今的線索。這項研究所得的資料比以往都要精確,因此可以確實證明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是平坦而非彎曲的理論。

宇宙是平坦的這個事實,頗符合宇宙從誕生那一剎那起,就開始急速膨脹的理論。這項研究也間接發現,宇宙是由大約35%的物質與65%的「黑暗能量」所組成。在35%的物質中,一般物質只佔了5%,另外30%是神祕的「黑暗物質」;而「黑暗能量」一般認為就是推動星辰並加速宇宙擴張的一種力量。

此項研究的另一重要意義,是幾乎可以斷定宇宙論上一項重大發現,那就是宇宙並不會出現某些科學家所預測的「大崩陷」。這個理論認為:所有的物質都會擠壓成一微點,同時質量化成能量而產生極高的溫度,因而會再度造成大霹靂,成為第二輪迴的宇宙!現在已經完全否定這種論點,因為我們處的這個宇宙會如壯士一去不回頭般“永遠擴張下去“!

2004-12-18 15:03:03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子喬 3 · 0 0

由紅位移得知大多星體正高速遠離地球
所以可確定目前宇宙在膨脹

以後是澎漲.穩定.縮小
要由黑暗物質與真空能量來決定

2004-12-17 17:10:02 · answer #5 · answered by no_nickname 3 · 0 0

之前看書說...是會變大......他一直擴張...

2004-12-17 17:08:4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宇宙從爆炸以來一直在變大
但是以後是否會在變大
目前沒有人能貴知道
可能會繼續漲大
可能會塌陷


未知

2004-12-17 17:04:07 · answer #7 · answered by ? 2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